第23部分 (第3/5頁)
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哦,瞧這架勢,莫非兵部尚書您是所長口中所說的罪犯?不知您又犯了何罪。”
“王爺,”晏蒼陵喊了一聲,火上澆油道,“這賊人謀劃了此次暴動,而今我正要拿下他呢。”
一聽他將這事暴出給吳其康,所長便冷了臉,暗中責怪晏蒼陵自作主張,若是吳其康聽罷此事後上前來捉拿季崇德,豈非讓吳其康奪了功勞去。但到底在吳其康面前,他不好發話,只能鼓著雙頰,氣沖沖地瞪著晏蒼陵。
奇怪的是,吳其康只淡笑地“哦?”了一聲,並不表態,目光清明掃視一眼:“你們所說的罪犯可是兵部尚書?據本王所知,他剛直不阿,又豈會有此心思做這等失身份之事,依本王說,這策反暴動的,定另有其人!”
“是是是,王爺所言極是,”吳其康替季崇德說話,晏蒼陵早在意料之中,吳其康如此作為不過是想收攏季崇德之心罷了,既然如此,何不順著他的意,以此挑起他同所長的矛盾。於是晏蒼陵點頭哈腰,堆笑道,“罪犯不是他不是他。”
所長也是不經腦,一聽這到手的功勞就這麼被吳其康給弄走了,哪肯願意,面色一變,冷聲道:“胡言亂語!這人證物證都俱全了,還怎不是他!來啊,快先將他拿下!”
看所長不買自己的賬,吳其康也有些惱了,笑容凝在了臉上,既然所長不識趣,他又何必給其好看:“哦?何等人證物證,本王瞧瞧。”
這些人便如同談一場奴隸買賣一般,唇槍舌戰,劍拔弩張,全然漠視季崇德的感受,季崇德頓時氣結,火氣也上了來:“何等人證物證,倒也讓我瞧瞧,究竟是何方賊子,竟誣陷於我!”
兩人一開了口,所長再不樂意,也得將晏蒼陵搜出的書信不情不願地交出,呈遞給吳其康看。
吳其康抖開一看,覽了幾句,又沿著信頭遛了季崇德一圈,看幾句又睃他一眼,古古怪怪,看罷後,沉然地將書信收回,塞入信封,指尖微微含顫:“本王……”不想因其手未拿穩之故,信封內的另一張紙滑落而出,輕飄飄地落到了地面。吳其康疑惑地彎腰去撿,抖開一看,乍一眼見之,他面色倒還鎮定,可往細裡看,面色驟變,愈發鐵青,眼珠上下轉動數次,倏爾發作,狠狠將其一擲下地,直指季崇德鼻頭,厲聲暴喝:“好你個季崇德,竟心存謀反之心!”
作者有話要說:
關於這一部分的劇情問題,我解釋一下,這一部分內容很多,因為小攻面對和算計的有四類人,分別是:
1。季崇德。這個毋庸置疑,是首先要算計。前文已經提到,季崇德這人對皇帝愚忠,如果直接將他劫走,他十之八九會自盡,所以在小攻試探出他的三觀後,小攻決定改變計劃,用別人逼迫他,而這別人就是剩下的三類人。
2。所長。所長這人在這裡,是連線各方矛盾的關鍵人物,小攻想算計別人,就得把他算進去。
3。犯人(包括無辜受牽連被關的犯人和真正參與了暴動的犯人),他們的用處前文也提到了一點,後文還有用。
4。西平王。小攻針對他,就是想處理掉這個競爭皇位的對手。
而四類人之間又有多種矛盾:季崇德VS所長,所長與差役VS犯人,犯人VS西平王,西平王VS所長,季崇德VS西平王。
↑可以看出,這部分內容很多,要解決的矛盾也很多,且這些內容都是後面劇情所必須的,所以不是兩三章就能寫完的。我能略寫的都儘量略寫了,但關鍵地方,譬如人物心理變化以及矛盾衝突就不能略寫了,不然這文就沒意思了。我現在能做的,就是加更,讓乃們早日見到季小受了_(:з」∠)_
PS:節度使,相當於現代的地方軍區總司令,掌有軍權。
☆、第三十一章 ·誣陷
此聲一落;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