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朝堂】 (第3/3頁)
六兩橘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平民,乃善事,不可錯怪好人。”漢靈帝說道:“楊太常,此事你已多次提及,不見其事,休要再提,眾卿可有其他事啟奏?”
楊賜嘆息退下。
我滴個乖乖。
張角之名,兩年前就出現在朝堂之上了。
林寒著實驚訝。
看來師父的謀算,多多少少有些掩蓋不住,還好漢靈帝夠昏庸,夠聽張讓的話,不然還真拖不到184年。
“啟奏陛下,臣有一事。”太尉許戫上前說道:“板楯蠻寇,連年討之不能克,請陛下作決定。”
“竟有此事?當發兵討伐,眾卿可有對策?”
“陛下,臣有一策。”
益州掌記簿程包上前,諫道。
“板楯七姓,其人勇猛善戰,昔羌入漢川,郡縣被破,得板楯救之,羌軍死傷殆盡,羌人謂板楯為神兵,不敢南下。
建和二年,羌人復入劫掠,依仗板楯連摧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亦倚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亂,太守李顒亦以板楯討而平之。忠功如此,本無噁心。
奈何長吏鄉亭更賦至重,過於奴虜。亦有嫁妻賣子,或乃至自剄割,雖陳冤州郡,而牧守不為通理,朝堂悠遠不能自聞,含怨呼天,無所叩訴。故板楯相聚以致叛戾,非有造反之意。若選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必發兵征伐。”
“竟有此等淵源?豈有此理。眾卿家,巴郡太守可有合適之人?”
程包再上前,說道:“陛下,臣以為曹謙曹大人最為合適。”
“臣願意為陛下分憂。”
被程包點名的曹謙上前,稽首而拜。
“好,朕便封曹謙為巴郡太守,即刻上任,解板楯之亂,若板楯有悔改之意,可宣而赦之。”
“臣遵旨。”
談國家大事,林寒無法參與。
直至朝會結束,林寒退去。
這是他第一次看到朝會,除了入場那一刻,其他時間沒什麼存在感。
離開嘉德殿時,周圍的百官對自己是指指點點,儘量遠離,眼中多少帶著厭惡與生疏。
對此,林寒不在意。
他關心的是今天的朝堂的議題,現在張角,已經在朝堂的議題之中,看來有機會,要安排一下黃巾軍方面的事。
怎麼說,他現在也是太平道的神上使,相當軍事總指揮,至少提高一些黃巾軍的變數,即便起義不成功,也不用像歷史中那麼慘烈。
“蕭將軍,留步。”
一個爽朗聲音從後面叫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