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一片挺大的建築群,大門寬闊,上繪彩色捲雲,垂著兩具門環,可證主人之身份高貴與家產殷富。阿飛來到門邊,伸手去扣門環,同時本能地抬頭一望,只見門簷上方的土壁上黏著一塊嶄新的燒磚,上刻兩個隸書大字——「是宅」。
阿飛這一驚非同小可,手還沒有觸到門環,先「噔噔噔」倒退三步,腦中如同驚雷一閃——我去~竟然是他!
第十三章、深入虎穴
姓「是」的人家,換了別人或許不清楚,換了阿飛那是再清楚不過了,他連拍腦袋直罵自己豬頭,怎麼竟然會想不到呢?
阿飛前一世的老孃就姓「是」,這是一個非常冷僻的姓兒,據說那時候全中國姓是的也就八千多人。然而這個姓不是從上古就傳下來的,而是後來改的,原姓就應該是「氏」。
《三國志·吳書》上記載,北海國營陵郡有個名叫氏儀字子羽計程車人,曾經在國中任職,國相孔融對他說:「氏乃民無上,不如改為是。」氏儀向來唯長官意志,當即就把姓兒給改了,成為是氏的老祖宗。
是儀改姓應該就是最近幾年的事情,遷去樂浪的氏伊那一支並沒有收到通知,所以沒有改,這就誤導了阿飛,他聽音辨字,還以為自己所要投靠之人名叫氏宜呢,沒想到竟然是自己親孃的老祖宗是儀!
驚愕過後,阿飛就覺得眼前一亮——氏家跟是家有著本質的區別啊,漢末三國時代姓氏的就沒啥名人,可那位是儀先生在《吳書》中可是有著專門傳記的。因為這是親孃的老祖宗,所以阿飛曾經頗為關注,把是儀的傳記讀過好幾遍,此人後來逃難到江東,投靠孫權,做到尚書僕射的高官,八十多歲了才壽終正寢。
「看起來,自己這步棋是走對了……我身上……不對,魂裡邊兒應該多少就流著點兒是儀的血……魂沒有血……總而言之,冥冥當中自有天意啊!賊老天你他喵的還真是神啦!」這一下,阿飛的信心更足了,他抖擻精神,「嘭」地直撲到門上,用力叩響了門環。
門環這東西,終究不是電鈴,不可能傳得很遠。不過一般也不需要傳得很遠,只有大戶人家才用門環,而大戶人家理論上是應該都有門房的,一般情況下門口有一小屋,門房一整天吃住都在小屋裡面。所以阿飛才叩了三下門環,「喀喇」一聲,大門就被拉了開來。
阿飛順勢就撲入了門中,跪倒在地,倒嚇得前來開門的老頭兒一個趔趄。「汝是何人?何叩門如此之急也?」話音才落,阿飛故意啞著嗓子叫道:「先父諱伊,某乃氏勛,求見大伯父。」
老頭兒愣了一下,估摸著是家雖然人口不算太多,但好多年前就遠遷樂浪郡的氏伊,沒能給這老傢伙留下什麼深刻印象。愣完之後,老頭兒隨口回答:「你找我家主人麼?主人仕於國中,不在府內。」
阿飛就覺得腦袋「嗡」的一聲——沒想到是儀竟然不在家……自己最怕節外生枝,希望能夠第一個就見到是儀,因為是儀是是家的大家長,只要騙取了他的信任,那麼別人再說什麼怪話就都不管用了。倘若先見了別人,見得越多,越容易露馬腳,倘若綜合反映到是儀的耳朵裡,說不定就會留下什麼隱患……
然而事已至此,也不容他再瞻前顧後,尋機退縮了,他只好問那老頭兒:「如今府內何人主事?」老頭回答他:「大公子主事。」
既說是「大公子」,理論上應該是指是儀的長子。說也奇怪,《三國志》的絕大多數傳記中,都會順道記錄一下傳主的繼嗣情況,有幾個兒子,是不是做過官啥的,偏偏是儀就沒有。阿飛前一世雖然沒能找到是家的祖譜,卻也頗費心思調查了一番,然而是儀之後有點兒名氣的是家人,一邁步就跨到了唐朝大曆年間的是光,中間那麼多代全都空白。是儀有兒子麼?有女兒麼?一共有幾個?難道是因為都比老爹早死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