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第2/2頁)
周正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不,當然,他也清楚。但為什麼就擋不住德國人呢?人員不足,這是一個理由,可是人少的一方就一定戰勝不了人多的一方嗎?任何一位偉大的軍事家都沒有這麼說過。而且,他們倒是能證明恰恰相反的東西。看來決定的因素不僅僅是軍隊的數量,而是軍事領導人的能力。最好,派一個能力強一點的去接替伏羅希洛夫。讓誰去呢?鐵木辛哥正在西方面軍,抵抗著敵人在斯摩稜斯克‐‐莫斯科一線的進攻,他那裡也不輕鬆。沙波什尼科夫,總參謀部這邊又離不開他,而且,他的健康每況愈下,怕難擔此重任。梅列茨科夫正在對芬蘭作戰前線,還有誰呢?難道邁真得起用朱可夫嗎?這個人才能是有,可就是脾氣太倔
一想到朱可夫,史達林心裡還有點隱隱的不快。那還是一個月以前的事:當時西南方向上烏克蘭首府基輔情況不妙,德軍要把堅守在基輔的蘇軍圍住。當時任總參謀長的朱可夫竭力主張放棄基輔,乘敵包圍圈尚未合攏,把幾十萬人的部隊撤到第聶伯河以東,可是史達林不同意,認為放棄基輔會動搖民心和士氣,而且還會給希特勒提供糧食、煤及石油的補給,於是下令死守。那天,朱可夫拿著基輔前線剛剛發來的請求後撤的電報,再次來克里姆林宮找史達林,試圖說服史達林同意撤離。史達林正和沙波什尼科夫分析著一張作戰圖,看到朱可夫急匆匆地進來,似乎已猜出幾分他的來意,繃著臉問:
&ldo;基輔怎麼樣?能守住嗎?&rdo;
&ldo;史達林同志,我正是來向您報告。基輔那裡非常糟,敵人再有一二天就會完成合圍了。因此,我建議,迅速做出決定,放棄基輔,撤離部隊,以儲存有生力量,如果&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