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南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伯、陳二包括老太爺都微愣,不約而同看著陳璟。
二伯父子則都變了臉,兩人氣得呼吸不穩。
&ldo;好,好,好!&rdo;二伯氣急反笑,&ldo;央及啊,你學得伶牙俐齒,你嫂子教得好!說這些也無用,等你嫂子來,讓她把祭田的田契拿出來,咱們當面對證!&rdo;
告訴陳二老爺這個訊息的,是二老爺認識的一個可靠掮客。
李氏的田產,就是他經手的。
後來,他把田產轉給了另一位掮客,因為那位掮客找到了大主顧。
那位大主顧,一口氣買了兩千畝良田。
至於那位大主顧是誰,交易的掮客很保密,說不能講,對方很有來頭,不願意透露名姓。
七彎巷既然到了賣田的地步,自然沒錢再買回去,更沒錢一口氣買二千畝那麼多。這件事,發現在陳璟治好賀振之前。
那時候,七彎巷還沒有拿到賀家的診金謝禮。
李氏就不是什麼有來頭的大主顧了!
陳二老爺確認了好幾遍,直到訊息確實,才敢告到老太爺跟前。
&ldo;央及,不許無禮。&rdo;陳二也道。
他說話的時候,忍不住噙了笑意。
陳璟敢那麼說長輩,陳二卻不敢,所以他覺得很痛快。
二老爺的心思,陳璟可能不知道,陳二卻一清二楚。
老太爺想讓陳璟到松鶴堂念書的事,端午節後,就在家族裡傳開了。多少子弟不服啊!
&ldo;誰不想老太爺青睞?&rdo;
能到松鶴堂念書,這是老太爺的器重,以後就可以像陳二一樣,打理家族的核心產業,在家族佔得一席之地。
這麼好的機會,卻便宜外人,旌忠巷的子弟們如何甘心?
並不是每個人都像陳七和陳璟這樣不懂得珍惜機會。
&ldo;二叔是庶子,等將來祖父百年,旌忠巷分家,二叔那一房就要成為庶枝,慢慢成了旁枝。就算平分家產,也只能分得比較差的。沒有豐厚的家業,二房可能會落寞,他們父子不甘心啊。&rdo;陳二想。
那些兄弟們誰不精明?
假如陳璟的機會能讓給二房的陳三陳珉,對二房大有裨益。
陳二老爺想了辦法,急急忙忙去搜集陳璟的不德之行,不成想,最後挖到了這麼大的訊息。
七彎巷的李氏,居然敢賣祭田!
這就不僅僅是七彎巷的過錯,連大房也有責任:他們身為嫡子長房,家族出了這麼大的事,他們居然不知情,這是他們能力有限!
此舉,既可以斷了七彎巷和旌忠巷的來往,讓老太爺不再器重陳璟,把機會讓給其他旌忠巷的子弟;也可以挑撥大房和老太爺的關係,根究大房父子倆監督不力之責。
當然,二房並不是想憑這點小事就取代大房。
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這件事,就是一跬步。
這只是個開端。
陳璟和他大嫂,就是這個開端的炮灰。
松鶴堂的中堂,氣氛窒悶,大家各懷心思。
二伯父子,對陳璟滿是憎恨。
特別是二伯,之前他並不討厭陳璟的,現在卻覺得這孩子面目可憎,比長房的陳二陳瑛還要討厭。
&ldo;都兩年了,陳璋大概是回不來的。&rdo;陳二看了眼二老爺,又看了眼陳璟,在心裡默默想,&ldo;要是陳璋還活著,二叔是不會這麼明目張膽給七彎巷使絆子。
說到底,七彎巷賣不賣祭田這件事,除了祖父,其他人也沒有資格管。假如陳璋還在,賣他個面子,大家睜隻眼閉隻眼就過去了。&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