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性隨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ldo;師叔,我說過,你和師父的恩怨別算在我身上。&rdo;韓笑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ldo;我只管做事,沒有知情權,就算你毀了我,也還是一無所獲。&rdo;
莫炎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原本握緊的雙手隨即鬆開,韓笑面部一鬆,喉頭聳動了幾下,繃緊的身體漸漸舒緩了下來。
在雲南時,莫炎為拷問活玉水翠的由來,生生折斷了張禾的手臂,而對於韓笑他卻並沒有下狠手,或許應該說從面上看,並沒有下狠手。其實我們心裡都很清楚,就算是把韓笑的四肢全部折斷,不會說的他依舊不會說。
&ldo;呵呵,不說不要緊,這東西應該能告訴我們。&rdo;耿婆咧嘴一笑,掂了掂手中的司南斗盤,&ldo;暫時先在這裡看著他,你們和我去另外的房間。&rdo;
莫炎點了點頭,起身將韓笑推入裡間,其餘眾人隨著耿婆走出了房門。
戰國時期的《韓非子&iddot;有度篇》中曾有這樣的記載:&ldo;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rdo;
這段文字是當下考古界公認最早對司南的文獻記錄。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末,我國科技考古學前輩根據王充《論衡&iddot;是應篇》的這十二個字,考證認為我國古代有過名為&ldo;司南&rdo;的勺形磁性指向器,並據此設計了司南復原模型,為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長期以來,司南一直被認為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的一大重要發現。
在我國古代,人們發現山上的一種石頭具有吸鐵的神奇特性,如果將它製成長條形則能指南北,於是便稱這種石頭作&ldo;磁石&rdo;。於是便有能工巧匠把磁石打磨鑿雕成一個勺形,磁石的南極磨成長柄,放在青銅製成的光滑如鏡的底盤上,再鑄上方向性的刻紋,這塊底盤被稱作&ldo;地盤&rdo;。當磁勺在地盤上停止轉動時,勺柄指的方向就是正南,勺口指的方向就是正北,這就是大多數人所熟知的&ldo;司南&rdo;,同時也被認為是我國祖先發明的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儀器。
依據這些記載和理論,眼前這塊古樸的黃銅&ldo;司南斗盤&rdo;顯然便是司南的組成部分,所缺的只不過是一支由磁石精心打磨而成的長勺而已。
但我和耿婆卻並不這麼認為。
無論從黃銅的質地還是從製作的工藝上來看,這塊司南斗盤都不會是仿冒的贗品,但如果說它是從張良墓中發掘的,卻又有些疑點。
&ldo;我記得漢代是地盤發展演變的一個轉折點,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地盤刻度變成了十二個方向。&rdo;我思索道,&ldo;這塊司南斗盤的刻度卻是八個方向,照此看來,它的製成年代應該早於張良所處的漢代。&rdo;
&ldo;未必,司南的最早記錄出現在戰國時期的《韓非子&iddot;有度篇》,秦朝當政本就不長。&rdo;林嶽搖頭道,&ldo;從時代上來看,張良會持有改良前的司南也不為過。&rdo;
&ldo;自戰國到秦漢,金屬製品原材料採用的是青銅,兵器和日常用品都是如此,只是配比不同,堅硬度不同。&rdo;我反駁道,&ldo;難道張良會捨本求末地去專門鑄造一個黃銅的司南斗盤?是為了標新立異,還是別有天機?&rdo;
&ldo;照你那意思……得,別和我說你是參照那根錐子得出的結論。&rdo;林嶽眉毛一揚,&ldo;少昊之子那可是三皇五帝時代的人物,這年月也忒早了點吧。&rdo;
就在我和林嶽爭辯不休的時候,s已經將司南斗盤的圖形匯入到了膝上型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