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第1/2頁)
鳳九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我老婆子,不,我大安上下,不管朝廷還是民間,但凡認識陶公的,都敢直言發誓,陶公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大安!為了大安的利益,為了大安能變得更好!」
……
謝庭月在老夫人的講述裡,認識了一個謙謙君子,胸懷錦繡,目光長遠,城府極深,也活潑愛笑,有猛虎之威,也有細嗅薔薇的溫柔。
越聽,就越覺得遺憾,為什麼這個人的痕跡被強行抹去,很多事不準提,太讓人嚮往了!
杭老夫人上了年紀,聲音略蒼老,也有些慢,但在這樣的故事氛圍裡,十分動聽,像踏過了時光,親眼見證那個人走過的每一步路。
「為皇者皆有幾分霸道,景帝脾氣上來時無人敢勸,最多默默磕頭磕死過去,唯有陶公能安撫景帝,說服景帝,景帝對亦師亦友的陶公感情很深,甚至嫉妒陶公的弟弟。」
杭終於說到了正題:「弟弟和陶公乃是一母同胎,比陶公小了十二歲,因父母早亡,弟弟幾乎是陶公一手帶大的,感情非常深。弟弟忠勇好戰,不喜歡走文的路子,從了武。他表面和景帝鬧的很歡,實則非常心疼哥哥,對景帝本身也並無意見,亦忠君愛國,小小年紀就就進了軍營,跟赤滿一場一場的架打。」
謝庭月於是明白,除了未成年的幼時,這個弟弟和陶公實際上聚少離多,並不經常在一處。
「哥哥忙於朝務,一直沒有成親,弟弟在軍營中和男扮女裝的巾幗英雄,主將女兒有些緣份,幾次大仗處出了感情,早早成了親,很快,生了個女兒。」
杭老夫人說到這裡,柔柔的看了謝庭月一眼。
謝庭月於是明白,這個女兒,恐怕就是自己的生母了。
杭老夫人:「陶公很喜歡這個小侄女,時常抱在膝上拍哄,寫手稿時也常逗著小人揣著胖手手磨磨,那些時日……大約是最平靜快樂的時光。」
「連遇災年,邊關不定,赤滿恩將仇報,狼子野心,悄悄聯合幾個鄰國一起進犯,陶公和景帝,邊關戰士自然齊心協力,可怎麼也抵不過意外。」
「陶公弟弟和弟媳中了圈套,雙雙身死,才四歲的女兒跟著父母一起也沒了……」杭老夫人輕輕按了按眼角,「陶公痛徹心扉,就此封筆,連正在著的書都不寫了。」
謝庭月:「那個小女孩……真的死了麼?」
杭老夫人:「當時只找到了夫妻的屍體,孩子沒找到,但那種境況,一個四歲孩童不可能活的下來。我們這些受了陶公大恩的人懷揣希望,不敢輕言放棄,可努力很久也沒有結果,不信……也只得信了。」
楚暮指尖輕點桌面:「那本書,就是《大國經濟》?」
他不知道這是什麼書,但從謝庭月嘴裡聽過,杭老夫人又說了一遍,稍稍一動腦子也明白了,這書現在在謝庭月手裡,只是……出於一些原因,他看不到。
杭老夫人點頭:「是。當時一片亂糟糟,誰也沒注意,後來再想起來的時候,書已經不見,不知去了哪裡。陶公傷了心,不願再為所知所想立書,這本書,也就成了絕唱。」
「我們是真沒想到,陶公最喜歡的小小姐竟然真的沒死,還有後人存世……沒有陶公,哪有我等今日的日子,哪有大安的現在!」
杭老夫人說著話,淚意忍不住,再次翻湧,再一次提裙要跪。
謝庭月上前一步,死死攔住了:「就算我真與陶公有親,也對這些往昔歲月一無所知,懵懵懂懂長至今日,未曾有過半點建樹,給過半點恩惠,老夫人這般,是要折煞小輩麼!」
「你不讓我跪,回頭別人也要過來跪,老婆子已經把訊息放出去了,那群老不死的只要知道小少爺在,誰敢不過來!我們能力低微,幫不到陶公,可陶公最喜歡的小小姐,小小姐留下的小少爺,我們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