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上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十二章

靈音寺非在山中,往來信眾不少,俗世香火還算旺盛。方天至入寺拜謁佛祖,亮出度牒後,寺中長老親自引他於四處參觀,又請了一頓齋飯。這頓熱湯菜吃的方天至肚裡熨帖極了,留宿一日後,告別眾僧侶,復向西南而行。

蜀中風景秀美,堪稱天下一絕。方天至包袱裡尚有大餅許多,也就不特意沿官道行走,隨手摺了根竹杖,翻山過嶺,怡然自得。半日路程下來,他又翻過一道山嶺,忽見林道之上鋪著殘損青磚,便尋路穿林而過。不多時,只見林外柳溪之中,錯落著數十處茅屋人家,村口草地上,正有一個牧童坐在大青牛上卷草葉玩耍。

方天至走過去聊了兩句,聽說此地名叫大佛村,就問這牧童:“這附近可有寺廟?”

牧童伸手朝村中一指:“不在附近,就在村裡。你若樂意就去瞧瞧。”

方天至順他所指方向一望,只見一片茅屋山樹更後,佇立著一塊紅黃相間的大石,那大石十分孤兀,彷彿天上掉下來的一般,石頂還有簷蓋遮蔽,十分奇怪,便道:“是那大石頭旁邊麼?”

牧童點頭:“那是天落石,佛寺就在那裡。石頭上面刻著好多人像,還有好多字,村裡長老不許亂摸亂畫的。”

方天至心裡有數,便沿村徑,往天落石那邊去。此時遊方僧人甚多,村裡人也不見怪,瞧他生得眉目如畫,相似白蓮,甚至還和他見禮。方天至乾脆也雙手合十,一路行著佛禮,緩緩而過。村落不大,他過了村,又往山道上攀行片刻,迎面便有一間青瓦大屋掩映在樹影之中。他走到屋前,只見門扉老舊,半掩半開。他高聲問了兩句,也無人應答,推門一瞧,院中雜草橫生,屋宇破敗,迎著日光正有一大張蛛網織在簷下掉漆的立柱上。

原來這間寺廟已經荒敗了,方天至這麼想著,抬步跨進門檻。寺廟正屋上掛著一方牌匾,其上字跡不清,隱約是“文王祠”的字樣。他走進去屋去,迎面一尊丈六彌勒佛,佛上彩繪尚未凋敗,仍見栩栩寶相。他仰頭一望,心想寺雖敗了,佛卻仍在,便一如往常,誠心拜謁一番。禮罷,才推開佛殿右側一扇小門,那天落石就在門外了。

方天至緩步繞大石一圈,只見上面遍佈摩崖石刻。其中佛雕放在龕中,一龕數至十數尊大小不一的佛像,造型獨特,神態各異,頗為精緻。更有石碑無數,字跡多樣,方天至一圈轉完,停在一方兩米高的碑刻之前,讀罷方知其上記錄著北周文王宇文泰的生平事蹟,那麼佛門口的文王祠字樣,說的也許就是碑上所載的宇文泰了。

方天至向石上佛像一一拜過,復往寺門口去,尋到一棵華蓋亭亭的老榕樹,縱身一躍,輕飄飄跳到枝頭,揀一根綠葉豐繁的枝椏折下,拎回寺中。少林寺向來有條規矩,“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全寺僧侶除了耕地種田外,洗衣灑掃等活計都有分配,方天至自然也不例外,種田打穀、掃地除草、提水分飯,洗衣擦桌,除了不用做飯,各種家務活裡裡外外都幹過,真賢惠哉!

話說回來,他提那截枝葉作掃帚,將僧衣除下裹在包袱裡放好,打著赤膊先往正殿裡去,將佛像和樑柱上的積灰都掃落下來。殿中蛛網頗多,他擔心將蜘蛛打死,便先將它們驚開,再拂去蛛網。隨後把青磚地上的塵土都掃將出門,又往院中拔草,將散落的泥碎和瓦礫都聚成一堆,捧出寺外頭去。

做完這些,方天至已經灰頭土臉,又踏出寺去找水。村中有溪,是以山上必有源頭,他耳力驚人,尋著水聲而走,不多時遠遠瞧見矮崖斷石之上,掛垂著一道清澗,飛珠濺玉,洩落而下,於下方積了小小一方清潭,潭周花草清幽,水往低流,又匯做一條白溪潺潺而去。

方天至長相貌似很精貴的樣子,實際全被少林寺糙裡糙氣養大的,褲子一脫,直接跳進潭水,準備游到潭心的小瀑布去衝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