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同意出兵,心情頓時舒暢了很多,問道:“只是什麼?接著說下去。”

“臣覺得,李大人說的話也沒有錯。此時春耕剛過,陛下要出兵伐宋,還得需百姓幫忙運糧,若是戰事一旦膠著,錯過了秋收季節,那時就會進退維谷,不如等秋收過後再出兵。”

元朝已經幾年未對外發生戰事,武將們一直上不去,賀若雲一聽,擔心陳寇說動秦石,急忙站出來,道:“這叫什麼話?若等秋收過後,宋越之戰也結束了,到那時候宋人回過頭來,把軍隊調到東邊來,那宋地這塊骨頭就沒那麼好啃了。”

“陳大人說的言之有理,若戰爭打到秋收之時,百姓要顧不上秋收的話,那今年的收成肯定不好,到時不止是賦稅又要少去幾成的事,連百姓來年的種糧有可能都要朝廷補救。臣建議,等秋收之後,陛下再決是否出兵伐宋。”工部尚書蔣仁義人如其名,滿口仁義。

武將行列中又有一人站出來,剛要開口反駁,被秦石給攔下。

秦石將目光投向一直閉口不語的丞相趙普,詢問道:“丞相有何高見?”

趙普和好戰的秦義潘伊等武將想法不同,考慮得比較周全,道:“臣反對蔣大人的建議。正如李大人所說,我大元偏居西北,戰馬和糧餉一直都是我朝的短板,此時宋越膠戰,我們當乘勢攻取長江以南的富饒之地,一旦長江兩岸全在我朝之手,宋國沒了長江天塹,即使不能滅國,也得俯首稱臣。”

“既然丞相都這麼說,那就出兵伐宋。”秦石回過身,看著木架上的地圖,道:“此次出兵,各位愛卿有何建議?”

“兵貴神速,臣建議直接集中兵力,從江陵發兵,順長江東進,奇襲宋國。”

“臣建議應當分兵三路,中路主攻,左路作策應,右路作牽制湖口對岸的林仁肇的八萬宋軍主力,保障我軍其他兩路順利東進。”

“臣建議………”秦石身後的武將爭相說道。

看著爭吵不休的武將,秦石回頭看向趙普:“丞相有何高見?”

“咳咳!”趙普剛與幾位尚書持反對意見,此時見文武官員皆在看自己,清了下嗓門,道:“陛下,臣覺得幾位大人說的話都有道理。近來北地皇權跌更,無暇南侵,此時若陛下趁機東取宋國,正是好時機。可,若是戰事一旦膠著,錯過了秋收季節,百姓運糧定會心存抱怨,一旦運糧出了問題,恐會影響前方戰事,臣建議一鼓作氣,拿下雲夢。若是能將戰果擴到一統江南,來年再與契丹人一決高下,或許還能收復河西九曲。”

秦石今年剛好四十有三,正是精力、智慧、體力的巔峰時刻。眼下他正雄心壯志、心存大略,放眼天下,不論是苟延殘喘的閩越、還是夜夜笙歌的東宋、或偏居一隅的南楚,在他眼裡都是不堪一擊,遲早要被吞併。

這十二年來,國內雖一片祥和,可他也不敢把國內的兵員隨意地調動,因為很多地方還是用陳天王遺留下來的臣子,他還沒有徹底的消化前朝的餘黨,需要大量的軍隊來駐守。

這些軍隊,除了防備這些看似已臣服的臣子在自己的腹心咬上一口外,還要震懾那些夏朝之後延續下來的藩鎮府衙,那些走馬觀花般篡位自立的武將,他們給近代的君王留下了太多陰影。尤其是那朝廷西北那三個聽調不聽宣的藩鎮,秦石削不了他們的兵權、制不了他們的錢穀、收不回震懾他們的駐軍。

除了這兩塊心病,還有一個更讓秦石頭痛不已的敵人,便是塞外的胡人契丹。

現在的契丹人,早已不是五十年前的那種部落聯盟、遇戰集結的野蠻胡人,他們在政治上也學中原帝國,軍事上依然保持著遊牧民族好戰的勇武精神,地理上佔據險要地勢,近可攻,退還能躲入萬里草原之中,在軍事上更具備有中原各帝國最缺乏的機動部隊:戰馬。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相愛不如久伴

相愛不如久伴

木洛七
兒時:他們是鄰居,那時候的蘇子木總愛跟著唐鈺後面喊著唐鈺哥哥唐鈺因為蘇子木幼時的一句玩笑話竟認真了二十多年蘇子木因母親的一場騙病風波,趕回國內竟發現母親是竟然是要她去相親,相的人還竟然是她的初戀.*****突然有一天蘇子木發現唐鈺錢包上兩人的合照,突然記起了這位唐鈺哥哥.一位是初戀又一次的追求一位是兒時答應嫁給他鄰居哥哥蘇子木真的好難抉擇啊......如果您喜歡相愛不如久伴,別忘記分享給朋友.
歷史 連載 30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