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拆遷隊要來了。所有得知訊息的居民都連夜收拾行李傢伙,像逃難一樣匆忙搬走了。在這個城郊不足5平方里的小村子裡,唯一留下來的只有一個年逾古稀的獨居老頭。
這個老頭叫老劉,是一位退伍軍人,參加過抗日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飽經戰火洗禮,是一尊不折不扣的戰爭活化石,彌足珍貴。本應得到國家重點保護,然而由於種種難以啟齒的原因,他從退伍後就一直住著自搭的簡陋窩棚,領著最低標準的生活補助。
由於在戰爭中落下了傷殘(他的左腿被嚴重炸傷,走路一瘸一拐,頗不雅觀),一直找不到工作,只得在郊區墾了塊荒地,種點蔬菜,自吃以外,有時也挑些去市場上賣,加上政府的一點點救濟金,僅能勉強維持生計。
這樣的條件自然沒有哪個姑娘會看得上,媒人來說過好幾次媒,結果都吹了,無可奈何之下,他只好打一輩子光棍。
這一切都是在那個特殊時代中造成的不幸,他倒也沒有怪誰。在他看來,能從戰場上活著回來就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要知道,當年多少和他一樣風華正茂,奔赴戰場的熱血青年最後都命喪疆場,連屍骨都找不到了,能從死人堆裡撿回一條命來,他已經很滿足了。
就這樣,帶著知足常樂的心態,他一個人默默地度過了四十幾載春秋。
這四十多年裡,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大踏步地奔向了小康,很多人都開上了賓士寶馬,有的有錢人還把藏獒當成寵物養。
然而他的境況卻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如果非要說有,那就是煤油燈變成了電燈泡,救濟金從2元漲到了200元,但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因素,這點增長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他依然在貧困與死亡線上艱難地掙扎著,按照自然界永恆不變的規律,留給他的時間應該不多了,這對他來說也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與其這樣艱難困頓地活著,死可能反倒是一種解脫。
幾十年中,他曾多次想到過死,尤其是在六十歲以後,他感覺身子骨明顯不如從前了,就好像一根樹樁子,外面雖然還沒有倒,但裡頭已經給漸漸掏空了,遲早一天會轟然倒下。
他甚至用拾來的木板為自己拼了一口簡陋的棺材,預備哪天快不行的時候就自己掙扎著爬進去,入棺為安,這幾乎是他所能想到的最理想的結局了。如果不是命運有意捉弄,他這個卑微的願望本來是可以實現的,然而老天爺卻和他開了個玩笑。
棺材做好沒幾天,拆遷隊就來了。
從某一天起,平時不大見得著面的村長黃三開始挨家挨戶上門告訴大家,村子不久就要被拆掉,讓大家做好搬家的準備。
至於為什麼要拆,他解釋得很模糊,好像說是上頭的命令。
大家一聽是上頭的命令,心想拆就拆吧,那麼多房子都被拆了,咱們這幾間破瓦房也是遲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