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野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做個村婦在鄉下過一輩子,說什麼也要出去。我和她媽媽架不住她的一再請求,最後還是同意了。1985 年秋天,她和幾個同村的女孩一起登上了南下的火車。”
“她當時去了哪裡?”魯剛問。
“第一站是川南。但在那裡沒待多久就離開了。那時沒有電話,只有靠寫信聯絡,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她的行蹤。”
“她離開川南後又去了哪裡呢?”
“去了好多個地方,江州、黃州、永州等。她文化程度不高,也沒有什麼特長,找不到太好的工作,只能在餐廳、旅館、商店做服務員打零工,掙不到多少錢,工作也很辛苦。我不願見她這樣,寫信勸道:閨女,要在外面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你就回來吧。咱在家裡養一大群牛羊,一樣能掙錢。
“但她不願意,說還想在外面再打拼一段時間,她相信只要堅持下去,遲早能找到理想的工作。見女兒這麼有奮鬥精神,我也不好再打擊她的積極性,只能尊重她的想法。我問她手頭緊不緊張,需不需要家裡給寄點錢來。
“她說不需要,我自己掙的錢能養活自己。我們就放了心,讓她在外面要多保重身體,有空多給家裡寫信。她也很聽話,知道父母牽掛,每過兩三個月就會給家裡寫一封信,介紹她在外面的情況。這樣過了大半年。到第二年春天以後,她就再也沒有寫信來了,不知道是為什麼,我們給她寫信過去也不回。
“我和她媽媽非常擔心,怕她在外面出事情,後來就報了警。警察很快立案了,說會盡力幫我們尋找,但是一直到現在都沒有找到她,也沒有她的任何訊息。”楊剛說到此處,神色哀傷;妻子和他一樣滿臉悲慼。十幾年音信全無,他們知道女兒有可能已經遭遇不測了。
“她最後一封信是什麼時候寫來的?”魯剛問道。
楊剛回想了一下,說:“是 1986 年五月。”
“信是從哪兒寄過來的呢?”
“湖江省洪澤市。”
“你女兒當時多少歲?”
“剛滿二十。”
眾人聞言一陣欣喜——這和那個被害女子的情況相當吻合,難道真的是她嗎?
魯剛抑制著內心的激動說:“可以把信給我看看嗎?”
楊剛考慮了一下,答應了。進裡屋翻找了一會兒,拿出一個黃色的紙袋子,鄭重地遞給他道:“我女兒寫來的信都儲存在這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