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金蟬脫殼(一) (第2/3頁)
仙人草豆腐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泰然又搖搖頭自言自語道:“雖然你是個沒良心的皇帝,但我遼東王家還是會忠於大漢忠於你,誰叫我們就是這麼的忠心呢?”
看完絮紙後,王泰然在絮紙上回道:“多謝娘娘關心提醒,那些禮物,娘娘若是喜歡,我們王家明年再多送些。”
回覆完,又在最後面加了句“王家家主王泰然親筆致敬”。
至於東方朔的絮紙倒不必加什麼致敬了,東方朔不過是王家贅婿,雖然是個天才,值得重視,但也僅此而已。
寫完後,又讓一個忠心耿耿的王家親兵親自乘坐馬車將信件送到長安,必須親自交給衛子夫在長安城的貼身宮女。
待處理完這些後,王泰然才開始想著怎麼處理那兩封信裡的事情。
察舉制好辦,到時候多花些錢財打通關係,把王家子弟察舉到朝廷裡當官就是了,無非就是比以前更頻繁,所以要花的錢更多而已。
這筆錢,出在佃農們身上就是了。
為了王家在未來可能出現的察舉制中能夠繼續混下去,也只能再繼續苦一苦落月原的佃農們了,罵名就讓我王泰然來擔吧。
王泰然十分有責任心,對於再苦一苦佃農這事,他自願承擔罵名,無怨無悔,並不會因此就覺得自己吃了虧、也不會因此覺得不值得,是一個真正的敢做敢當的正人君子。
正思慮至此,王泰然又想起一件事。
王長治以前送過書信,跟他說過:衛子夫的弟弟衛青是個很有軍事天賦的人才,將來一定會在與匈奴的戰爭中光彩耀人,希望叔叔也要順便給衛青送禮物,交好現在還沒成長起來的衛青,正所謂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趁著衛青這個人才還沒發育起來送禮物,將來他才會回報我們遼東王家,等以後衛青出名了,就不屑於收我們王家的禮物了。
這事,之前王泰然沒有放在心上。
什麼軍事天才?能有我家親兵李息和大侄子王長治天才?呵呵……吹的吧!
因為沒見過,所以不信,又因為不信,所以懶得送。
但考慮到以後皇帝可能進行的種種可怕改制,多交一個朋友總歸是多一層保險,王泰然於是又在禮物名單里加上了長安城衛青衛仲卿的名字。
禮物的事處理好後,王泰然還是想不到怎麼應對皇帝劉徹將來可能進行的鹽鐵官營改制。
就在其苦惱之際,隨便翻閱著桌案上家族子弟送來的奏報時,卻發現這麼一張奏報,上面寫道:鹿鳴島缺乏絹帛做的絮紙寫字,竹簡又太重,請求開放造紙術,使用成本更低的紙張寫字,鹿鳴島管理者王婼嬌親筆。
“婼嬌堂姐太幼稚了。”
看到開放造紙術的提議,王泰然呵呵一笑。
造紙術早在先祖王康時期就已經被先祖發明出來了,但先祖遺訓說的很清楚,不準王家子孫隨意開放造紙術,理由也很簡單,如果開放造紙術造紙,那麼時間長了遲早會被其他人盜取這項技術,再怎麼保密也有疏忽的時候,一旦造紙術徹底普及天下,天下百姓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讀書,那麼諸如王家這樣的豪強士族,還怎麼壟斷知識?
這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所以王家雖然早就在先祖王康時期有了造紙術,但除了幾十年前用不起絮紙的時候造過一些後,那些參與造紙的工匠全部被用來給先祖王康殉葬了,就是怕技術洩露出去。
想到這裡,王泰然當即就要在這張絮紙奏報上回復‘不可’,卻突然靈機一動。
島?
王泰楊王柔靜不是在海外發現了許多土著島嶼嗎?
雖然都是蠻荒之地,不值一提,除非真的面臨抄家的風險,不然不可能跑去海外蠻荒之地受苦受難,但……
為何不能把王家的鹽鐵產業轉移到海外那些島嶼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