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明良心,入主東宮 (第2/3頁)
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簡單方便,最得父皇歡心。”
徐景昌暗暗點頭,大胖子對下西洋的判斷是對的,只是你丫的為什麼當了皇帝,就不支援下西洋呢?
由此可見,你也是個屁股決定腦袋的貨兒,或者說有心也無力。
“殿下,你想過沒有,如果咱們能趁機推行個以改兼賑,是不是就能解決眼前的難題?”
“什麼以改兼賑?”
徐景昌道:“發過水災的地方,淤積泥沙之後,土地肥沃,適合耕種如果讓老百姓種上桑樹,多養蠶繅絲,織成絲綢,貨與西洋。他們賺到了錢,朝廷拿到了絲綢,豈不是兩難自解?”
朱大胖子白了徐景昌一眼,“你當我傻啊,生絲不能吃不能喝,如果朝廷不收糧食,改收生絲,老百姓肯定受一道盤剝,隨後糧價暴漲,又是一道盤剝,一頭牛剝兩層皮,你想殺人就直說,用不著拐彎抹角。”
徐景昌大驚失色,好厲害的朱大胖子啊!
“你怎麼能如此敏捷?”
朱高熾不客氣道:“表弟,父皇打了四年,我在北平守了四年,專門負責錢糧,你真當我什麼都不懂啊!”
低估了大胖子,徐景昌無奈嘆息,早知道這樣,就擁立老三了,他看起來比較傻一些。
“殿下,這事其實還有希望,只不過不能讓朝廷來做,應該換個人站出來。”
“誰?不會是賢弟吧?”朱高熾狐疑道。
“怎麼會!我才不願意受累呢!”徐景昌笑道:“依舊是漢王殿下,讓他去收購生絲,和老百姓簽下約書,由他借貸百姓,購買糧食,渡過災年。他收購生絲,織成絲綢,賣給市舶司,作為下西洋之用,如此一來,豈不是皆大歡喜!”
徐景昌雖說歷史不算太好,但是對神劇還是有點心得的。
以改兼賑,兩難自解這是個不錯的想法,但為什麼做不下去?
其實從賬目分配上面,就一清二楚,二十年間,織出來的絲綢,二百萬匹交給了宮裡,一百萬匹被各級官吏分潤,剩下一百萬匹,用來購買生絲,維持生產,艱難運轉。
絲綢的利潤是不但是按照這個分配比例,地方上能剩下多少?
老百姓要活著,商人要維持生產必定有人要割肉補瘡,誰都不想犧牲,那就只有魚死網破。
所謂改稻為桑的根本目的,不是富國裕民,而是第一集就講明白的填補虧空,織出來的絲綢一分一毫,都要充實國庫。
從一開始就是錯的,結果也註定了南轅北轍,天差地遠
“殿下,漢王主辦此事,朝廷只是協調監督,提供部分錢糧,救濟災民。生產出來的生絲,要有個合適價格,糧價又不能過高。可以發動邸報監督落實情況,隨時糾正錯誤以改兼賑,寶鈔下鄉,這兩件事要放在一起辦,相輔相成。從戶部,到地方,上上下下,都能獲利,人心齊了,事情也就好辦了。殿下以為如何?”
朱高熾認真思索再三,發現確實沒有明顯漏洞,只要執行能力足夠,幹成的機會非常大。
朱大胖子臉上露出笑容,“賢弟啊,這是你的主意,卻要讓我拿過來,進獻父皇,那我多不好意思啊!”
徐景昌直接給他一個大白眼,“你想什麼呢?這種事情也是你能主動提出的?下西洋的風聲早就傳出去了,百姓遭災,那麼多士紳大戶盯著,誰不想分一杯羹?你要是直接進獻方略,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我必須提醒殿下一句至理名言。”
“什麼?”
“事物是普遍聯絡的。”
“這是誰說的?孔子還是孟子?”朱高熾似乎沒聽誰說過啊。
“別管誰說的,你只要記住,絲綢生意背後是利益,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士紳大戶摻和。你要成為儲君,第一條鐵律就是不要輕易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