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東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三、董卓
董卓是涼州臨洮郡人,與皇甫嵩是大同鄉;但出生在豫州穎川郡輪氏縣;父親在該地當縣尉,主管境內的治安與兵役。
董卓生下不久,便被父親帶回涼州,和羌人混在一起。那時候羌人已經佔了涼州不少地方。董卓天性好鬥,力氣不小,會騎馬,又會左右開弓,喜歡腰掛雙弓。他能打仗,可以當小軍官,而不是將帥的材料;讀過兵法,卻食而不化,不會運用。政治,他卻頗為擅長;可惜也只是長於權謀,不明大道。
他發跡很早,在本州做過&ldo;兵馬掾&rdo;,主管武器與馬匹;在中央當過&ldo;羽林郎&rdo;(羽林營中的軍官)。不久,他被派在中郎將張奐下面當&ldo;軍司馬&rdo;,對漢陽郡的羌人作戰,立了微功,升為&ldo;郎中&rdo;,慢慢地又由郎中升為&ldo;西域戊己校尉&rdo;。
漢朝校尉的軍階不低,不是今日的校官尉官可比。校尉僅次於將軍,而將軍的人數極少。最高的一位校尉,是&ldo;司隸校尉&rdo;,所轄的地域是京城及其外圍各郡,等於一個州,稱為&ldo;司隸校尉部&rdo;。他的職權,很像是首都警備司令兼全省保安司令。
西域是新疆天山以南各地。&ldo;戊己校尉&rdo;沒有&ldo;部&rdo;;西域便是他的&ldo;部&rdo;。戊己兩個字,很費解。原來,這兩個字代表東西南北以外的地域(甲乙是東,丙丁是南,庚辛是西,壬癸是北):用在此處,意思是&ldo;帶兵巡迴各地,沒有固定的轄區&rdo;。
董卓在新疆住了不太久,便丟了官。他很有辦法,很決就東山再起,作了幷州刺史,又升為河東太守。刺史管一州,職位低,年俸只有(名義上的)六百石糧食。太守管一郡,地位高,權大,兼管民政軍政,有權指揮本郡的都尉,年俸有(名義上的)二千石。
中嚴元年,黃巾造反,董卓被拜為&ldo;東中郎將&rdo;,派到冀州作盧植的繼任,打張角,被張角打敗,又丟了官。
中平二年,涼州的造反者在邊章、韓遂二人的率領之下,打進了陝西渭河流域,&ldo;三輔&rdo;(三輔,是漢朝的三個郡:以長安為中心的京兆郡,長安之右的扶風郡,稱為&ldo;右扶風&rdo;,長安之左為馮翊郡,稱為&ldo;左馮翊&rdo;。扶風的中心是鹹陽,馮翊的中心是大荔)。朝廷慌忙從冀州調皇甫嵩回來,也起用了董卓,任命董卓為&ldo;中郎將&rdo;,不再加一個&ldo;東&rdo;字。皇甫嵩與董卓這一次均不能勝過涼州叛軍。朝廷改派張溫來做主帥,拜張溫為&ldo;車騎將軍&rdo;,不像對皇甫嵩那樣,加一個&ldo;左&rdo;字。董卓又升了官,由&ldo;中郎將&rdo;改為&ldo;破虜將軍&rdo;,算是列入將軍的一類了。
董卓打了敗仗而仍能升官,可能是由於懂得&ldo;政治&rdo;,懂得送禮的重要,懂得如何送,以及送給什麼人。
張溫在中平二年冬天,打了一個小勝仗,把邊章、韓遂趕回榆中縣城(甘肅省榆中縣西北)。張溫派一位部下一一蕩寇將軍周慎,帶三萬兵去追擊。周慎不聽孫堅的話,被邊章、韓遂打敗,丟了輜重與車輛,狼狽撤退(孫堅當時是張溫的&ldo;參軍事&rdo;,相當於今日的高階參謀。孫堅勸周慎以奇兵斷邊章、韓遂的糧道。周慎不聽,只曉得以全力圍攻榆中縣城;自己的糧道反而被邊章、韓遂斷了)。
董卓與周慎的地位差不了多少,張溫也給他三萬兵,叫他去打先零種的羌人;他走到天水郡的望垣縣,就被敵人圍了,幾乎全軍覆沒;用了他的小聰明,偽裝築堰捕魚,軍隊在堰的那一邊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