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山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後世人檢視地球的衛星圖片時,在看到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時,往往會被澳洲那紅色的土地所驚歎,偌大的澳洲,竟然看起來全部都是紅色,沒有一點點的綠色生命氣息(僅在東南和西南有少量綠色)。
紅色土壤一般都是含鐵量比較高的土,澳大利亞的紅色土地,因為含鐵量高,基本上什麼植物都不會生長,所以在澳洲西北部的皮爾巴拉地區,有著後世著名的大鐵礦。
皮爾巴拉地區方圓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圍繞湯姆·普萊斯山、鯨背山和帕拉伯杜周圍,分佈著紐曼、揚迪、戈德沃斯和金布巴等四個大礦區,且這些礦區裡面又分佈著一些小礦區,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產區之一,蘊藏著豐富的鐵礦資源。?
這些大的鐵礦區,直到1963年才被人們發現並開挖,此時弗舍爾來澳洲,最大目標就是奔這些大的鐵礦區來的,根據元首的指示他必須以較低價格購買澳西北皮爾巴拉地區的土地。
澳大利亞是英國最忠實的追隨者,這源於澳洲大部分國民都是從英倫三島遷移過來的,所以歐洲爆發後,澳大利亞政府立即向倫敦看齊,對德國宣戰。
澳政府的一切都和英國一樣,其管理和統治方式也基本上相同,政治、經濟等等方面,也完全遵從了英國的資本主義管理,包括私人購買土地方面,這就給弗舍爾的行動帶來了很大便利,唯一的麻煩就是價格問題了。
就在維爾遜和弗舍爾急著在世界各地購買或租賃有資源的土地時,世界大戰的腳步依舊在行進著,應美國政府的要求,新獨立不久的緬甸軍隊,在孫義成的命令下,也開始了他們新一輪行動。
可能是受到了東南亞盟軍(緬甸抗日軍和中國遠征軍)勝利的刺激,二月十五日,美軍在格林島登陸,兩天後佔領埃尼威托克珊瑚島,島上三千餘名日軍被殲,這是美軍在四四年初攻佔馬紹爾群島後又一次大的行動。
事實情況也確實是這樣。負責指揮美軍在太平洋地區作戰的美軍最高指揮官尼米茲海軍上將,在和自己的幕僚討論作戰時就說過:“東南亞盟軍能夠取得緬甸反攻戰的勝利,對美軍來說是一個好訊息,但同時也是一種諷刺,擁有強大裝備的美國海軍和陸軍,應該有更好的表現才對!”
於是,這位美海軍上將,就開始了他自己的表演,命令首相幕僚制定了一連串的作戰計劃,從進攻格林島開始,到佔領埃尼威托克珊瑚島。這還沒有結束,這位海軍上將還計劃了後續進攻俾斯麥群島、帛琉群島的作戰計劃。
為了確保日軍不會調派更多的地面部隊到達上述島嶼增援,加大美軍的進攻難度,就要求緬甸盟軍給予戰術上的配合,孫義成接到的就是這方面的協助。
美國政府的要求,孫義成是必須要配合的,但還有一個方面,孫義成也必須得給予配合,就算那個方面的最高領導人沒有來找他幫忙,他也得出兵協助。
這個方面就是國內戰場,日軍即將發動的“一號作戰”戰役(中國軍方稱呼這次戰役為“豫湘桂戰役”)。
三月,太平洋美軍發動俾斯麥群島登陸作戰時,日軍已經在中國北方的河南豫中地區,率先發動了攻擊,目標是平漢線周邊及附近的國軍部隊。
此時的中國遠征軍大部已全部調回國內,十一集團軍司令部位於曲靖,二十集團軍則位於文山,兩個集團軍的主力也都集中於雲南和貴州、廣西的邊界地區。十一集團軍的第二〇〇裝甲師,在師長戴安瀾的帶領下,已經到達貴陽地區,等候下一步命令。
後世曾參與過這次戰役覆盤分析的孫義成心裡清楚,“豫湘桂戰役”,是日軍二戰結束前在中國戰場發動的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行動。
這次戰役,進行了約一年時間,從四四年春季一直打到四四年十二月,中日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