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雲龍之詰 (第2/4頁)
耕者桑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氣裡,久久不能散去。
待三人徹底遠去,徐林才緩緩地從床榻上坐起。他略帶灰暗的長髮披散至胸前,若隱若現間,顯出一張蒼白消瘦的臉,眼窩深陷,一副氣血兩虧之相,彷彿年紀輕輕,就已經快到了行將就木的田地。
“呼……”徐林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冬日清晨的冷冽空氣讓他整個人瞬間清醒了幾分。
“君子知行合一……君子知行合一……”徐林小聲地念叨著什麼,聲音細若蚊吟,輕到只有自己能聽得見。
臘月的清晨實在不是穿著睡衣能支撐的,不一會兒,徐林便被凍得哆哆嗦嗦地離開了床榻,搖搖晃晃地站起身去取衣架上的學士袍。
這時,徐林瞥見地上攤在一旁的棉被,回想起剛剛自己睡意朦朧間發生的一切,眼前浮現出自己幾位同窗表情各異的臉,心裡不自覺地湧起了一絲暖流。
李櫟幾人,表面上看是“來者不善”,尤其是李櫟,嘴裡沒一句好話,但實際上徐林知道朋友們是真心在替他著急,為他擔憂。
只是徐林自己也很無奈,他無法早起的“原因”,是自己天生患有極為罕見的隱疾。
在徐林三歲時,他的父母便發現,小徐林的體力明顯弱於同齡人。當其他同齡孩童精力旺盛滿地滿街亂跑時,徐林卻連多走幾步都會加重呼吸,小臉憋的通紅。徐父徐母一開始只覺得徐林是患了什麼胸肺小疾,便帶他去看了縣裡的郎中,結果一番診脈卻發現了小徐林的脈象極不尋常,縣裡的郎中完全診斷不出個所以然來。
而後徐母帶著徐林用了近一年時間,從老家青州千里迢迢去往中州,一路尋訪名醫,卻始終查不出病因。最後,就連徐父託官場上的關係找到京都第一名醫沈念出手,沈神醫也是束手無策。神醫幾番嘗試診治無果後說,徐林患了一種源自先天的怪病,這病找不到病根,因此也無從根治。於是,小徐林的病最終只能定性為一個“天生畸症”的結果。
不過,沈神醫對徐林的這種“畸症”的症狀判斷卻是極為準確的:根據脈象推測,患者的氣血會隨著日常活動不斷流失,並且,即便患者白天不進行任何體力活動,身體進入睡眠後,全身血氣也將降至底谷,使得次日清晨復甦時甚為困難。
這種症狀還會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大而越來越明顯,至弱冠之歲時,患者將連日常生活自理都產生困難,到而立之年時,患者將逐漸失去一切行動能力,並且極有可能在某一日睡下後,便就此長眠了。
不幸的是,沈神醫一語成讖。
年幼時,徐林自己對這個病尚不知情,隨著他逐漸長大懂事,他發現自己總是比同齡人體弱,常常做一點小的運動就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十一歲時,他漸漸出現了早上起不來床上學堂的情況,滿心疑惑之下,他終於忍不住向母親追問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怪病。
瞞了兒子近十年的徐母,終於是抵不過徐林的追問,將天生畸症的一切對徐林道明。徐母聲淚俱下地對徐林說,是自己對不起他,未能給他一個健康的身體。
但徐林是個敬愛父母的良善孝子,他幼小的內心中雖有對殘酷真相的驚駭與對不公命運的憤懣,卻絕無對母親的怨怒。
然而自那天起,這種註定早夭的人生所帶來的巨大沖擊還是徹底改變了這個身體羸弱卻天資聰慧的少年。
徐林的性格變了,變得更加孤僻。雖然他從小就因身體不好而喜靜不喜動,但知道生病的事後,徐林就開始索性不接觸除了父母兄妹之外的任何人了。
漸漸地,外人都知道徐家有一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凡事都靠傭人服侍的“二公子”,而徐父對外宣稱的理由是徐林醉心讀書,將精力都用在了鑽研聖賢學問之中。
本以為會一個人在清冷中默默過完一生的徐林,卻在十五歲時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