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如臨深淵 (第2/5頁)
耕者桑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嗯。下去吧。”
“兒臣告退。”
大皇子離開了,只不過第二次離開時,他是全程退著走出了皇帝的書房。
昨天那個“訊息”傳來時,皇后、怡貴妃、明玥公主與其他幾位嬪妃、公主正陪伴在皇帝身邊討論晚上家宴的具體事宜。
當嵐州布政使的八百里加急送到皇帝跟前,他還以為又是哪個不長眼的異族造反了。
卻沒想到,自己不經意間的一個“念”字,引發了一道晴天霹靂,擊穿了在場所有人的心防。
“臘月初一,聖親王殿下一行合天碑學院上下共七百餘人,一夜之間全部失蹤,下落不明!據全力搜查,天碑山方圓二百里內未尋到任何蹤跡!”
聽到這個訊息,皇帝震撼,嬪妃驚呼,作為聖親王楚沐雲生母的怡貴妃則是當場昏厥。
這個訊息的震驚程度太大,並且內容匪夷所思,出奇的離譜。但嵐州布政使的八百里加急又不可能兒戲,所以即便是昭武皇帝如此強悍的意志,他也是一宿沒睡才稍稍緩了過來。
太多疑惑,太多不可置信了。
“太傅如何了?”
皇帝又問。
“稟陛下,姜太傅因急火攻心引發卒中,經醫治,已無性命之憂,但不知何時能甦醒。據悉,太傅的二弟及妹妹已經從汝陽老家趕到京都了。”
“太傅是何時犯的病?”
皇帝突然問了個略顯奇怪的問題。
劉允微愣,但很快又如實回答。
“回稟陛下,姜太傅是昨日午後病倒的。”
“呵。倒是比朕還早了一個時辰。”
劉允只是低著頭,沉默不語。
“今天中護軍是誰當值?”
“稟陛下,是凌猛。”
“好。走吧,去臨淵閣。”
“諾。”
劉允一頓小碎步,跑到書房門口,對著外面用尖細的聲音高喊道:
“起駕!臨淵閣!”
…………
臨淵閣,直屬皇帝管轄的特殊情報衙門。“臨淵”二字,取自“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意在告誡閣中之人,自己所行之事務必要極為小心謹慎。
臨淵閣制度創立於千年之前的皇朝,一開始,僅僅只是皇帝專門用來招攬江湖人士,打聽情報,溝通世外修行界的耳目。
後歷經多次皇朝更替,這個機構都被保留了下來,逐漸發展成型。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無論哪個朝代的皇帝,都確實需要這樣一個直屬自己的情報組織。另一方面,臨淵閣在平衡俗世帝國與世外修行界之間起到了重要的緩衝作用,是一個確保皇權統治穩定的砝碼。
皇權的器重與自身實力的提升,讓臨淵閣的存在感不斷增強,其插手的事務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從過去單純的打探情報、傳遞訊息,到後來的參與偵破案件、緝拿罪犯,直至本朝,臨淵閣甚至開始參與了軍政大事。
有坊間傳聞說,昭武初年皇帝平叛的勝利以及“雁回關血戰”的傳奇,臨淵閣都立下了重大功勞。在昭武皇帝手裡,臨淵閣隱隱有了與“三公九卿”抗衡的資本。
既然是衙門,臨淵閣也自然有上下等級、職能之分。臨淵閣中最重要的是“閣主”,品級僅在“九卿”之下,官居三品。歷代閣主由皇帝在長期的考察中親自選拔,除了要強大的武功實力外,每一代“閣主”的忠心也是毋庸置疑的,他們也因此擁有可以直接面見皇帝的特權。
閣主之下,設七名“星使”,這個設定,有點效仿世外七福地的意思,但星使們的實力卻與七福地中人有些天差地別。能夠被選拔為星使的門檻是真武境入門,這在俗世江湖已算得上是強者了,畢竟當今九州除去聖親王這個天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