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以大橘為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弄得我的腳也蠢蠢欲動。”
“我麥克一直也想成為一位舞蹈家。”
“怎麼突然覺得這個扮相好帶感。”
“這t才是小丑。”
“前面重生的舞蹈,亞瑟已經變成了小丑,對就是黑暗騎士中那樣恐怖的小丑。”
……
來到電視臺,莫瑞來後臺找亞瑟。
“嘿莫瑞,一件小事?當你介紹我時,你能把我介紹成小丑嗎?”
“什麼?你不想用你的真名嗎?”
“老實說,我甚至不知道我的真名是什麼。”
兩人簡短的對話落入所羅門耳中,他喃喃自語,“朋友……如果我沒想錯,這個莫瑞要完蛋了,他已經不是亞瑟,而是已經殺死了五人的小丑,包括養母潘妮。”
在脫口秀舞臺上,話題變得十分怪異,黃白遊飾演的亞瑟,噢不,應該說飾演的小丑,承認自己是槍殺了三個華爾街職員的兇手。
“你太可怕了莫瑞。”
“我有多可怕?”
“你邀請我上電視就是為了羞辱我。”
下一刻,亞瑟殺死了曾經的偶像莫瑞,即便當著攝影器材的面,他也無所畏懼,現場的錄製廳觀眾慌不擇路逃走。
“已經沒什麼好失去的了,又或者是小丑的炫耀自己的傑作,製造慌亂。”彼得想到。
劇情線很弱,但人物線很強,當過導演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人物線不等於劇情線。
所以不少觀眾,見到亞瑟暴起殺人會皺眉,從首映觀眾們的反應就可見一斑,《小丑》的口碑必定是兩極分化。
喜歡的會很喜歡,不喜歡的會認為不知所云。
《小丑》劇情線弱體現在方方面面,甚至於哥譚市陷入暴亂,也只透過電視新聞這類不起眼的鏡頭展現,實際這條線貫穿始終。
從亞瑟戴著面具殺掉華爾街三人組,命運的齒輪就開始旋轉,托馬斯在公眾面前發言,“激化貧民和精英階層”的矛盾,更多人開始帶著小丑面具抗議。
對精英階層敵視已久的底層,視小丑面具成為哥譚市反抗的標誌。
在演播廳殺人,小丑毫無疑問被捕,而被押送過程中看到街道里到處都是遊行示威的人,在破壞,在燒燬,在搶砸,在槍擊。
“有序”的哥譚市,陷入混亂。
黃白遊飾演的亞瑟,噢不小丑,透過窗外看著這一幕,露出滿足的笑容。
“砰!”押送的警察被人撞停,黃白遊飾演的小丑被人高高舉起。
簇擁者圍成一圈,在十字路口,燃著煙火,混亂的街道成為嶄新的舞臺。
至此,小丑站在汽車引擎蓋上獻情不自禁地跳起最後一支舞,“新王登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