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猜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是我第二次上朝,元承熙高坐在龍椅之上,俯視群臣。我學著群臣,跪下行禮,起身後,聽大臣上表奏疏。探討最多的,不過是當下時局和百姓稅收,幾位大臣爭論不休,看得頭疼。
待這番過去,我偷偷打了個哈欠。見宋廉手持笏板,向前一步道:“陛下,現下雖已入春,農耕卻未開始,臣認為,此時正是治水的大好時機。”
元承熙點頭道:“朕也正有此意,裴啟桓。”
我一驚,忙邁出一步跪在地上:“臣在。”
“朕昨日詳細翻看了你所作的詳策,還算完善。但眼下當務之急,並不是澤州,而是荼州。荼州地勢與澤州不同,多是山丘,雖未有水患,但很多地方受環境影響,吃水困難。朕命你前去探查一番,看看可有對策。”
這可讓我犯了難,我對治水之事一竅不通,拿到的治水詳策在荼州根本起不到作用!
我跪在地上,戰戰兢兢道:“陛下,臣臣從未到過荼州,恐難擔大任啊。”
“呵,這有何難。薛沛林。”
“臣在。”隊伍中站出一個人來,我稍稍抬頭,卻也只能看到他的腳。
“朕命你與裴啟桓同去,一來裴啟桓對荼州並不瞭解,你有修渠建道的經驗,同去能起到協助作用;二來也好與荼州刺史溝通,讓他們全力配合。”
薛沛林鞠躬回道:“臣遵旨。”
我不好再多說什麼,只能在後面也跟了句“臣遵旨”。
我接過聖旨,起身回到隊伍中。
元承熙又道:“柳紀綱,常彬。”
“臣在。”柳紀綱手持笏板站了出來,常彬在我身後,忙邁出一步向前走去。
“澤州治水之事也不好耽擱,朕便命你們同去澤州,看看澤州的情況,為治水打好基礎。”
“臣遵旨!”
待常彬站回隊伍中,元承熙坐在上面看了看,見無人再啟奏,衝衛禮揮了揮手。衛禮喊了一聲“退朝——”眾人跪下行禮,直到元承熙離去,方起身向外走去。
“看你好像不開心啊?”常彬拿著聖旨和裝著治水詳策的捲筒,笑嘻嘻湊了過來。
我看了一眼他手上的捲筒,嘆了口氣。
常彬一把攬過我的肩膀,笑道:“放心吧,這功勞始終是你的,我不過是去做些簡單的事情,治水我可不懂,到時候還得靠你。”
我拿開他的手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這種不受控的感覺,讓人心裡不安。本以為有了治水詳策,就算安排去了澤州,也能按部就班完成治水。不曾想元承熙突然安排我去荼州,一旦失敗,輕則丟官,重則丟命。還是要找個機會,想辦法跟韓子徵通個氣。
行至拐角處,常彬將我一把攔下:“如今你我都有安排,在此跟你拜別,你臨行之時,我就不送了。”
我抬起頭,見他收起笑意,滿眼不捨。
他抱拳道了一聲:“好朋友,保重。”
我扯起嘴角,笑著點了點頭。
待常彬遠走之後,我站在拐角處,向元哲的方向望了望。他正在跟人聊天,許是察覺到什麼,向我的方向看了一眼,隨後衝我招了招手。
這是要我過去嗎?
我抻了抻官服,快步走了過去。
“這位是薛大人,”元哲攤開手介紹道,“在治水方面也頗有建樹,過段時日你就要跟薛大人一起去荼州了,要記得跟薛大人多學習。”
“殿下過謙了,”薛沛林垂首笑道:“臣老了,不如年輕人有想法,此次前去還是為了輔佐裴大人。”
我看著眼前這個男人,青絲中掛著幾縷白髮,臉上已有了少許的老年斑,雖沒有少年般的意氣風發,卻到了遲暮之年,都保持著儒雅,讓人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