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艱苦了。要從廣州陸軍小學到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躍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上,仍然要取得驕人的成績,必須付出比廣州陸軍小學還要艱辛的努力,還要大的代價。 “你一個人到武昌,我們不在一起了,離家也遠了,你可要更加倍地努力呀!”葉秩平在送葉挺動身時,由於去年葉錫三去世,而作為一母同胞之兄長的他覺得對八弟葉挺平添了一份責任,中國在倫理上講“有父從父,無父從兄”,所以他的話語除鼓勵外還有明顯的教誨成分。 “七哥,你放心吧,我是不會對不起家人和辱沒祖宗的。”葉挺語音凝重,擲地有聲。 葉挺到了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後,無形之中又增加一份壓力。在同年級的同學中,除了像他這樣從小學到中學的學生外,還有一些當過兵打過仗又到預備學校深造的學生。這些學生的年齡一般比他們要大些,身體也強壯些,為人處世經驗也豐富些,且有實戰經驗。像葉挺入校不久就結識的淡水同鄉鄧演達,他不但也是在廣州陸軍小學畢業,而且在廣東光復後,加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軍,參加了北伐,打了好幾場硬仗。他為了能夠到高等軍事學府保定軍官學校學習,先到這所預備學校過渡。所以,要在學習上趕上他們,並且要超過他們,除了付出比他們要多得多的努力外,捷徑是沒有的。於是,葉挺用毛筆書寫了一副楷體橫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貼在床頭,作為座右銘,時刻砥礪和鞭策自己。功夫不負有心人。要強好勝的葉挺不但在無機化學、微積分以及德語等課程方面始終保持優等水平,而且在初級戰術和刺殺等軍事課程上也名列前茅,每次都排在優等生的行列裡。 風雲急劇變幻的年代,學校也不是真空,也充滿急劇變幻的風雲。作為優等生的葉挺,心胸時刻被急劇變幻的風雲所激盪所澎湃所洗禮。 當竊國大盜袁世凱宣佈1916年為洪憲元年而準備登基做皇帝時,遭到全國人民的抨擊和討伐。葉挺和軍校的同學們也義憤填膺,結隊上街遊行,張貼標語,向民眾講演。他多次站在臺階上高喊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口號,痛擊袁世凱稱帝復辟、屈服日本帝國主義的壓力、接受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的無恥行徑和滔天罪行。不僅如此,他還和同學們利用軍校學生的特殊身份,來到湖北軍務幫辦王佔元管轄的炮兵營地動員官兵起事,用真槍真炮參加反對袁世凱的鬥爭。 在軍校學習過程中,參加實際鬥爭的鍛鍊和從參加實際鬥爭加深對軍校學習的價值的認識,使葉挺對時事對人生愈發勤于思考,勤於探索。他在預備學校畢業前寫給著名的《新青年》雜誌的一封探索人生哲理的信函,就展示了他“振汙世、起衰弱”的偉大志向和“不累於外物,不累於情慾”的高尚情操的形成。 二十歲的葉挺在武昌陸軍第二預備學校的畢業典禮儀式上,第二次以優秀生的殊榮被學校保送到高階軍事學府一保定軍官學校。 保定是位於燕趙大地的一座聞名遐邇的歷史文化古城。城內有元代建築的氣勢雄偉的大慈閣,有“幾疑城市有蓬萊”的曾闢有清雍正書院的古蓮花池。保定西依巍峨太行,東臨浩瀚白洋大澱,京廣鐵路大動脈貫穿南北。因此,保定是北京南端的重要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保定軍官學校之所以成為當今軍事最高學府,不僅因為它建立軍校早,而更主要的是從教官到學生都可謂集中了軍界的頂尖人才和未來驕子。同時,這所軍校的治學綱領即被人廣泛稱頌的保定軍校精神也非同凡響:“愛國、愛校、忠勇、守信、苦讀、勤練、守時。”據說,“保定軍校精神”是原校長蔣百里先生制定的。蔣百里早年留德、留日,是專攻軍事的高材生。他在德國留學時,因為才華橫溢,造詣深厚,得到過著名的德國名將伯盧麥的特殊賞識;他在日本留學時,曾學優異,出類拔萃,成為被天皇授予寶刀的第一個外國人。 回國以後在擔任保定軍官學校校長時主張,作為中國新一代軍人,應該將中國的遊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