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以他們不惜一切代價維護他們的社會統治地位,包括利用和維護神,也包括推翻某個神。平民也同樣如此,如果某某神總是沒有靈驗,在一段時間之後,他們會拋棄它選擇新的神或者說新的理論。中國歷史上歷代皇朝更迭都驗證了這一點,通常的情況下是由於天災人禍導致平民生活困難,而他們相信的神或者政權(每一個政權都會有用於維護他們統治的理論或者是宗教)又不能給與他們改變,所以他們選擇新的勢力和新的哲學或者宗教。中國歷史上的造反者都打著神學的旗幟以證明自己的合法性:“漢高祖劉邦為了證明自己帝王的合法地位編的故事:劉邦以前是一亭長,比鄉長還小,也大概就是一村長級別的人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一下成了皇帝總得給大家點解釋吧,於是劉邦給他爹帶綠帽子,說他不是他爹生的,說有天晚上,天上電閃雷鳴,天上下來一條龍進了他家,過了一段時間就有了他。還要他老婆編故事說:“我看見天上有五彩之雲,哪兒有五彩之雲,我就到哪兒找到劉邦”。(見皇權時代的哲學與科學(一))東漢末年張角造反的時候說蒼天以死,黃天當立。近代太平天國運動建立了拜上帝教。所以中國曆代統治者對異端邪教的打擊不遺餘力,因為這些東西會動搖統治者的理論基礎。國外同樣如此,羅馬帝國對新興的基督教的打擊不遺餘力,在殺了無數人依然無效的情況下,羅馬皇帝選擇了利用基督教這條道路:“羅馬皇帝君士坦丁頒佈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君士坦丁在扶植基督教的同時,對教會嚴加控制,教會的教義、宗教活動、人事、經濟都必須聽命於皇帝。”(見中世紀的歐洲和穆斯林世界的哲學與科學(一))中國的統治者也是如此:“佛教與道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從自然哲學出發(儘管是神學)。並由此引發對社會哲學的認識。所以有很多衝突的地方,歷史上辯論不斷,統治者也從實際出發,或抑制或發展或不偏斜,但一般是拉一個壓另外一個。但從2000年的歷史來看,可以說是平分秋色。”(見皇權時代的哲學與科學(二))在神權時代的西方世界,不論是基督教世界還是*教世界都為了維護統治地位而壓制任何不屬於教義的學說,這同樣是實用主義。
說了那麼多的實用主義者,那麼理想主義者在哪裡呢?實用主義,顧名思義,所做的事情是否有用,是否能產生看得見的效益。其實理想主義同樣也要看所做的事情是否有用,是否能產生看得見的效益。只不過尺度不一樣,所站的角度也不一樣,也就是說是相對的。為了更好的解釋這兩者的關係,我提前使用一下相對哲學的分析方法,以後的文章會詳細介紹這種方法,站在一個平民的角度來看,也就是說參照系是一個為生活而奔波的平民,而他生活的時代在原始社會,那麼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看他應該不停的去採集、狩獵或者從事某項可以交換食物的工作比如製陶或者採鹽。如果這個平民思考了神為什麼存在或者去製造一些裝飾品,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就是浪費時間和精力。如果參照系是一個部落巫師,那麼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這是很實用的。但如果這個巫師想要推翻正在信仰的神,那麼從實用主義的角度出發是不實用的。其實大多數人都不向上面所描述的那樣,我們先不去考慮巫師,先看平民,一個平民不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得到食物上,有時候他也會有某些想象,也會思考下神。那麼我們可以把100%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獲取食物的平民定義為完全的實用主義者,而把100%的時間和精力都花費在思考神或者製造一些看起來沒有用處的物品比如裝飾品或者從事某種娛樂活動者定義為完全的理想主義者。那麼建立一根數軸,原點0的位置是完全的理想主義者,100的位置是完全的實用主義者,其實現實生活中沒有這兩種人,這是極限。大多數人都在這兩者之間,原始社會的時候可能大多數人都處在90%左右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