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疾風識勁草 (第1/2頁)
子田晗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姜小白的冬天過得很愜意,可整個京城以及周邊地區的所有人,這個冬天過的都很煎熬。
京城及周邊方圓百里全都遭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雪災。倒塌房屋近十萬間,被砸死,凍死,餓死的百姓已經高達七八萬人,還有將近四十萬的百姓流離失所,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
寧康帝下旨賑災。幾乎掏幹了國庫,才湊了三十萬兩銀子出來,命戶部安排賑災事宜。
往年國庫怎麼都能有個五六十萬兩以上的存銀,可今年與胡人之戰,讓國庫的銀子如流水一般的淌了出去。單隻造火蒺藜一項,就用掉了十多萬兩銀子。
火蒺藜的效果自然是相當好的,如今胡人已經無法承受死傷過半的後果,主力部隊撤回朔北草原,只留下小股騎兵不時襲擾永寧關,雖然不能給永寧關帶來多嚴重的傷害,卻也能讓關中的守軍不得安寧。只是那些如流水般淌出去的銀子,也著實讓人肉疼。
倖存的災民都想湧進京城,在他們看來,京城裡住的都是有錢人,但凡能乞討到幾口吃食,他們就能活下去。
可京城四門的守將哪裡敢擅自開城門放災民入京,大量災民湧入京城,京城必定大亂。他們只能狠下一條心嚴鎖城門,等候上頭的命令。
寧康帝又急又愁又擔憂,一旦放災民入城,若是災民做亂,後果必定不堪設想。
這樣重的災情,區區三十萬兩賑災銀子是絕對不夠的,若是不能滿足災民的基本需求,主持賑災的大人怕不得被絕望憤怒的災民活撕了。
是以在寧康帝問哪位大臣肯主持賑災大事之時,朝堂上那些往日裡口若懸河的大人們卻是個個都如縮頭鵪鶉一般,沒一個主動請纓的。
寧康帝看向何淑妃的父親,大皇子的外祖父,戶部尚書何進,示意他出來負責賑災之事,本來賑災就是戶部的本職。
不想這位何尚書卻突然咳的撕心裂肺,整個身子弓得像只大蝦米似的,連句話都說不出來,看樣子病的著實不輕,還怎麼可能去主持賑災?
再看著其它如木頭柱子般一根根戳著,就是一言不發的大臣,寧康帝的眼睛都氣紅了。
文官不爭氣,寧康帝有心派武將主持賑災。可是這幾年大楚四境不寧,青壯領基本上都派出去了,留在京城裡的多是身有舊傷的老將軍。這些老將軍們每年過冬都如同渡劫一般,好些老將軍連朝都不能上,寧康帝又怎麼忍心勞動他們。
看看右邊稀拉拉的,幾位氣色都不太好的老將軍,再看看左邊如一片木頭柱子似的文臣,寧康帝氣的臉都青了,只冷冷丟下一句“宰相速擬人選報來”。說罷就憤怒的退了朝。
回到後宮,寧康帝心中煩躁極了,他不許人跟著,只一個人在宮中胡亂走動,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坤儀宮,坤儀宮的宮人看到皇上來了,趕緊讓人飛跑去向皇后稟報,其他人則都跪了一地迎接皇上。
皇后很快迎了出來,寧康帝看到皇后,臉上露出一抹苦笑,他不等皇后跪下就將她扶起來,二人攜手進了內殿。
“皇上可是在為城外的災民擔憂?”見丈夫愁眉不展,皇后心疼的問道,他們是青梅竹馬,結髮的夫妻,感情自是不淺。
“是啊!那些災民衣食無著,又無片瓦遮身,他們都是我大楚的子民,朕怎能眼睜睜看著他們凍餓而死?朕已經下了罪己詔,可這雪到現在也未停,再這般下下去,朕的子民哪裡還有活路!梓童,你說朕該怎麼辦?”寧康帝悲痛的說道。
握住皇上的手,皇后輕聲安慰道:“皇上放寬心,總有法子的。妾身想著,不若在城外臨時搭些篷子,用油布圍起來擋風,再多設些粥棚,只要有了吃食和住的地方,能熬過這個冬日,想來災民們也不是非進城不可的。”
寧康帝嘆了口氣,無奈說道:“朕也這樣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