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菩提老祖的哲學 (第1/3頁)
吳小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殿之上。
懸浮六個金色大字,求真,去偽,向善。
一老祖,兩道童,九十八名仙級修士,三名小妖。
菩提老祖緩緩開口,“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人之初,性本惡……”
周樹舉手打斷道,“師父,你錯了,是人之初,性本善。”
這是一堂求知課,不懂就問。
菩提老祖微微一笑,搖頭,“非也非也,是人之初,性本惡,所以才勸人向善,行善積德。”
三妖迷惑,摸不著頭腦,參不透這其中奧秘。
美猴王對神通更是著迷,心中已是迫不及待想要修行,便問,“師父,不知我等這斜月三星洞屬於三教哪一教?人教?闡教?還是截教?”
“非人教,也非闡教,更不是截教,而是善教。”
三妖又迷惑,美猴王道,“師父,沒聽過這個教,難道是在三教九流之後?”
菩提老祖微微一笑,“不分前後。”
美猴王索性也不深想了,不想再繞彎子,“師父說在三教之上那就在三教之上,你說什麼就是什麼。不知我等何時可以開始修行?”
“哦?這麼積極,也是,他們剛進來時都與你一樣。有道是欲速則不達,勿要心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美猴王見狀之後只好耐心坐在扇團上,周樹問,“師父,咱們善教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他知道這堂求知課又是思想課,要進別人道派學習他人神通,自然要思想一致,觀點一致,屁股不能歪。
所以他得做捧哏。
菩提老祖微微一笑,道,“善教當以拯救蒼生為主,斬妖除魔,護一方平安。”
周樹覺得這思想有些俗套,心中沒有掀起一點波瀾,正派人物都是這個大道理臺詞,調侃道,“那師父,咱們這是為百姓服務?”
他想自己都成仙了,俯瞰眾生,哪有這麼聖賢的心去為百姓服務,不得逍遙自在,快樂一生?
“非也,非也!”
周樹一愣,難道不是這個意思?
菩提道,“我們所拯救的天下蒼生,不僅僅是凡人,是為天下願意向善的生命,無論他是一個人還是一隻妖,還是一隻魔。”
“萬物皆有平等生長的權利,每一條生命我們都應該去尊重,善待。”
美猴王笑道,“師父,你看你糊塗了,你說斬妖除魔,修士要殺妖取內丹,除魔立功名,這豈不是夾在中間?”
菩提老祖回應,“人分好人壞人,妖分好妖壞妖,魔分好魔惡魔。一百號,你可明白?”
美猴王嘿嘿一笑,“懂了,殺壞人,除壞妖,降惡魔。”
“所以,我們當以一顆善心去對待世間萬物,不偏袒多包容,無論他貧窮低賤與否,勢弱力微與否。”
周樹覺得菩提老祖真是聖人,不過感覺有點太聖人,就像理想主義者,已經有些不真實的感覺。他的內心有些想象不出這種宏偉的哲學意義,不過卻也記在心中,至於未來是否這樣做,那也是未來的事了。
記憶中對他的印象少之又少,唯一印象就是驅逐孫悟空時,讓它別提他的名字,很怕惹事,有點貪生怕死的感覺。
不過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西遊記》書中並未彰顯菩提老祖和斜月三星洞的底蘊,甚至從未提過自己是善教。
善教這兩個詞彙,怎麼讀,周樹知曉,連在一起就從未聽過,縱觀華夏曆史上上下下五千年,也未聽過。
不過又細細一想,這斜月三星洞在西牛賀洲,多多少少和佛教沾點關係,而佛教的中心思想想必就是這樣,勸人向善,普渡眾生。
周樹隱隱約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