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紋花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芮一禾:「外婆做的我都愛吃。」
這絕不是假話,她有一條很挑剔的舌頭,但外婆之前是本地一家老字號飯店的大廚,退休後也是家裡的廚藝擔當,做什麼菜絕對都是水準以上。
外婆笑了。
「土豆也要買,孩子多做成薯條當零食。再燉一盅鴿子湯給我們禾苗補補,今天就喝,買一隻老鴿子,回家就燉上。」
因此,三個人先到賣鴿子的攤位。
外婆:「要一隻老鴿子。」
老闆站起來,逮出一隻讓外婆看:「喏,這隻好,我給你處理了?」
「年輕人,你別哄我,」外婆板著臉,不太高興地說:「老鴿子和嫩鴿子大不相同,一眼就能認出來。你抓的這只是嫩鴿子,豁哄騙做不了長久的生意。」
老闆臉色一變:「你胡說什麼?我做生意的難道分不清自己賣的貨,故意找茬是吧?不買就滾,充什麼行家。」
「嘿!哈哈。」
旁邊攤位賣肉的攤主說:「小子,你面前這位老太太可不是充行家,她是真行家。」
外婆是個乾瘦的老太太,身高只有一米五。雖然年滿七十五,但精神頭依舊很足。任何人見到她的面相,都會有一個初步印象——這是一個精明的老太太。
年輕人卻不知道,老太太是菜市場裡的一個傳說。
賣肉的攤主豎著大拇指說:「你拿一塊肉放在老太太的面前,它是什麼肉、什麼品種,哪個部位,新鮮的好肉還是解凍肉,吃糧食長大的還是吃飼料長大的,老太太全知道。你籠裡的鴿子不過二十幾隻,老太太掃一眼就能給它們按歲數排個序。」
周圍的攤主附和道:「年輕人,你要是不會辨認貨差點眼力,就服個軟。你要是故意以次充好,就認個錯。看在你爸的份上,老太太不會跟你計較。」
年輕人面紅耳赤,情況顯然是後者。
外婆:「賣鴿子的老許是你爸?」
年輕人:「嗯。您認識我爸?」
外婆:「我是他的老主顧,擱他手裡買鴿子也有四十多年了。」
年輕人的臉更紅了。他以為老太太會說教,大不了也就是誠實守信做生意之類的,對方身後跟著的年輕姑娘讓他心裡發虛,挺糗的卻也不敢繼續分辯。再說,菜市場的攤主也不會站在他這邊,和爸說的大家都會照顧他完全不一樣。
心想——倚老賣老,聽著唄。
但並沒有。
外婆自己選中一隻鴿子,讓年輕人處理好,付完錢走了。
……
不一會的工夫,外婆帶著的背簍裝滿了。
一個攤主拿出一扇排骨問道:「今天有好貨,您要嗎?」
外婆有些猶豫,不是貨不好,就是因為貨太好了。一會還要買帶魚和雞,蔬菜還沒買,東西太多,排骨在預料之外。她拿不了,也不願意讓女兒和孫女拿太重的東西。
外婆:「要不你給我留著,我晚點……下午再過來一趟……」
攤主:「天氣太熱,我這裡沒有冷藏裝置,放一放不新鮮了。」
外婆:「哦,我不要了。」
芮一禾知道外婆在想什麼。
老太太很疼家人,她肯定打算自己背裝滿的背簍。在她看來,女兒和孫女兩個人加起來都沒她耐力好。
芮一禾在西大附近開咖啡廳時,從家裡搬出去住在店裡。她自己做飯,廚藝一般但好在知曉自己的口味偏好,馬馬虎虎能糊弄過去。
一輩子泡在廚房裡的老太太特地打電話對她說:「進廚房要小心刀、小心火,動作慢一點,好好的別受傷。」
芮一禾的廚藝是老太太親手教的,可人沒在眼皮子底下就會擔心。哪怕是熟悉得如身體一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