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好為人師 (第2/2頁)
白雨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看到有衝擊諾貝爾獎的希望,申請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輕而易舉。
“老闆,這篇論文,我有幾個地方有點看不懂,能請教你一下嗎?”一名本實驗室的碩士研究生,拿著列印的論文走過來。
杜恪點頭:“哪裡不明白。”
“就是這裡,在電子聚合流態物質中插入一個經典力學槓桿,透過改變電子壓力從而撬動電子流的凝聚態成型,我有些理解不了這個實驗模型。”
“哦,這個啊,是這樣的……”杜恪開始好為人師的解答。
他要求實驗室所有成員,都要熟讀自己的論文,不過論文很多地方都是杜恪在研究成果基礎上,套用了一些物理學的理論知識。這就好像時代剛剛發展處一輛馬車,杜恪忽然提出,未來造一輛小轎車,要在裡面弄一個abs制動防抱死系統,然後巴拉巴達講出來怎麼弄。
確實,很高大上,一定能震驚製造馬車的大佬們。
然而並不是每個會造馬車的人,都能理解啥叫abs,這對於他們的眼界來說,實在是太高階的內容,完全想象不出來。再比如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一般人可能覺得相對論就是,你以光速跑一圈,回來後發現你變得年輕了,但實際上相對論比這個深奧多了。
當然電子流理論比這相對論簡單見多了,只是一個全新概念的出現,需要時間來讓人接受。
“哦,我明白了!”在杜恪的耐心指導下,碩士研究生恍然大悟。
杜恪也露出欣慰的笑容:“電子流實驗室的未來研究方向,都是建立在我的論文基礎上,現階段還是一些重複性的資料驗證,等過完年我會開幾個大課題,到時候實驗室會很忙碌,希望大家都能跟上節奏。我這個人很大方,如果誰表現良好,我不介意把他列為共同一作。”
只要不涉及專利,通訊作者是自己,杜恪就不在乎那麼多。
他是電子流理論的提出者,也會是電子流理論的驗證者,未來還會是電子流理論的實踐者,可以說提到電子流理論,所有人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諾貝爾獎不管怎麼評選,若是要給電子流理論,必然只有杜恪一個人獲獎——不管其他人如何參與,都只能喝湯。
肉,必須爛在自己的鍋裡。
“好了,下班時間到了,我請客,火鍋走起,李娟先去安排。”杜恪招呼一聲,便帶著電子流實驗室十幾個研究人員一起,鎖了門,揚長而去。
先研院入住的實驗室很多,研究生也多,對於新入駐的電子流實驗室也熟悉了,看到這一群人結隊打車立刻,不少人都露出羨慕的眼神。
誰不知道電子流實驗室待遇最好,有事沒事就出去聚餐,吃香喝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