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這把高階局 (第1/4頁)
陽小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歐陽戎閉目仰躺床上,他又想起了那個名字聽著格外正經的考研群。
其實剛建群那會兒,確實是為了考研來著,但眾所周知,考研群最後除了考研什麼都聊。
起初,是有人學習之餘提了嘴遊戲——此刻誰也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順其自然就聊起了開黑……然後就成了遊戲群了,不過這還只是開始。
也不知是那天,放進來了一個新群友,頭像是戴羽扇綸巾的滑稽笑臉,果然也是個揮斥方遒、什麼都敢懂的傢伙,很快,就開啟了群鍵政模式;
再後來,‘群版本’又更迭,管理們連考研資料也不發了,淨整些讓考研群友體力精力日益消退、營養嚴重不良的神秘程式碼和音訊圖文……於是在某個夜黑風高的夜裡,他們默默給群名添了句備註,最後就變成了“某某大學正人君子考研群(女生勿進)”。
“現在好了,我真成正人君子了。”歐陽戎悲嘆。
前日他爬出地宮後在悲田院外暈倒,又被秀髮小和尚他們送回了三慧院靜養,他時而清醒、時而昏迷,就這樣斷斷續續臥床了兩日。
總算是把腦海裡‘打架’的記憶消化了大半。
關於原身,有一個好訊息和一個壞訊息。
好訊息,原身是正人君子。
壞訊息,原身是正人君子!
可能聽著有點繞。
原身也複姓歐陽,名戎,不過他有字,字良翰。
四歲而孤,體弱多病,母趙氏守節撫孤,撫養至殷,盼子成龍,歐陽良翰也確實爭氣,性情仁孝,名傳鄉里,又勤奮好學,以縣試第一成績,入白鹿洞書院讀書。
衛周久視元年,年僅十八登第,名播江南道;這是衛周乃至離乾開國以來,最年輕的南方進士。
為何提了“衛周”後,又提了個“離乾”。
是因為這當今天下本就是離氏太宗八十年前打下來的,國號為乾。可是大乾第三任皇帝駕崩後,皇太后衛氏臨朝稱制,相續廢掉兩個兒子,親登帝位,廢乾祚於一旦,改國號為周,從長安遷都洛陽,稱“神都”,建立衛周,迄今已八年矣。
而眼下衛周朝堂,暗流湧動,依舊有不少離乾舊臣心繫大乾,且女帝老邁,離氏與衛氏的皇嗣之爭進入了快收官的階段……歐陽戎有點理解前日秀髮小和尚為何改嘴前朝了。
不過他在消化這段記憶時,是怎麼看怎麼眼熟……然而細心甄別了下,發現這個朝代和他熟悉的前世大唐與武周還是有很大不同,不只是些關鍵性人物對不上號,最顯著的,便是這方世界似乎有一個叫“練氣士”的小眾群體,從先秦時期便延續下來,全程參與了這近千年的歷史程序。
眼下的大周宮廷與軍隊,聽說就有練氣士存在,好像是各有一條與陰陽家和兵家有關的體系……而聽人說入世最深最龐大的練氣士勢力,讓歐陽戎有些啞然——便是儒釋道三宗,也被稱為三個顯世上宗。聽說海外與名山大川之中還有些隱世的,但入世並不積極,以俠亂禁之事倒也不常聽……
說回原身。
因為是久視元年登科進士中年紀最小的,還相貌俊秀,直接被選為了當年神都洛陽杏園宴上的探花郎,是同年中除新科狀元外最顯眼的之一,可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神都花。
不知多少富貴人家想要榜下捉婿,只可惜原身是個正人君子,入洛科舉期間,青樓都未去過一次,也被神都士林戲稱“不近女色”。
若僅僅如此,歐陽良翰至多是神都士林清流中一個新晉的花瓶,真正讓他名滿天下的,是……有事他真上。
在洛陽杏園宴,咱們新科登第的“探花郎”幾口酒下肚,就敢通紅著臉直接當庭上書,勸諫衛氏女帝邊境勿啟戰端、與民生息。
不過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