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曉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長治用力拍了下桌子:&ldo;實在可惡!好一齣賊喊捉賊!&rdo;
趙金燕故作無奈道:&ldo;可惜到了這份上,這高展明當今科狀元,怕是跑不出了。&rdo;
李長治道:&ldo;狀元是什麼人,原也沒什麼,朕只是怕這日後太后和安國公抬了這狀元來壓朕,說是朕親自點的,他的話朕倒不好駁了。&rdo;
趙金燕微微笑了笑,道:&ldo;皇上,這也不愁。臣妾有個主意。那高展明不是靠著舞弊走上來的麼,可惜外人都不知道,錯把他當成是有本事的,才會抬舉他。假若外頭的人知道‐‐不說別人,就說那些今科的舉子們,他們千辛萬苦寒窗苦讀才能熬到今日,卻叫那高展明壓在腳下,他們若是知道了,難道不會恨他?那狀元便讓高展明摘去就是,想他也不心安理得,以後他在那些進士之間遊走,卻要處處受人排擠,他也未必有什麼好日子過的。&rdo;
李長治一愣:&ldo;你是說……&rdo;
趙金燕道:&ldo;明日皇上會見前十名的舉子,當場點上兩句,既當眾落了高展明的面子,旁人也不就都明白了?他們還能知道,皇上這心裡是公正的,誰好誰壞,皇上看的很清楚,只是到底有些無奈罷了。&rdo;
李長治沉思不語。
在殿試公榜之前,天子還要再單獨召見前十的新科進士,詳細與他們就殿試上的文章當面問答,接著才會最終頒布名次。
第二日,高展明便又一次被召進了宮裡。
十名新科進士在殿上跪了兩排,李長治坐在龍座上,手邊放了十份文章。
李長治將這些文章一一評點,再將文中的疑問與進士們當場問答。
問到高展明的時候,李長治叫道:&ldo;高卿。&rdo;
高展明忙應聲出列。
李長治默了片刻,道:&ldo;高卿,你的這篇文章,朕……不甚滿意。&rdo;
高展明一怔。別說高展明,在場所有進士都有些吃驚。李長治方才點評其他進士的文章,或有詢問困惑之處,或有指出不認可之處,但他並不評價文章好壞,等到明日放榜,一切結果便可知曉。可是他竟然當場說他不滿意高展明的文章,這可就有些……重了。其他進士本以為高展明已經是內定的今科狀元了,怎麼事情似乎有些不對勁?
高展明忙道:&ldo;草民鬥膽,請皇上賜教。&rdo;
李長治明知最後科舉的名次怕是已經定下了,然而他也只有這一次機會抒發自己對這些文章的看法,他不想裝聾作啞。李長治道:&ldo;你偏題了。你還記得,朕當日如何策問?&rdo;
高展明道:&ldo;草民記得。皇上問……如今官吏貪汙、朝政腐敗,如此局面,該如何管理。&rdo;
李長治頗有些驚訝的挑眉:&ldo;你倒是清楚的很。那為何你所作的文章,引用了諸多儒家聖人之言,講盡了大道理,卻全是些中庸之詞,朕聽說你頗有政見,為何在這篇文章中卻如此迂折?&rdo;
高展明道:&ldo;臣在文中所言,便是為官為人之道。皇上若使滿朝上下通讀古籍,學習聖人之言,並以此自律,想必便可驅逐不正之風。&rdo;高展明實則話中有話,可他到底不敢說的太明。使滿朝上下通讀聖言,這如何能做到?從根子上說,那便選那些品行兼優之人入朝,改變如今朝廷選士的方法。然而此事深遠,現在的李長治是做不到的。
李長治好笑道:&ldo;你覺得你的文章可以教導朝廷官員?&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