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華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河南的平叛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人在北京的朱由檢也是一刻都沒能閒著。
他之前讓黃景昉辦的事後者已經辦好了。
足足一百二十六名適齡孩子將啟程前往英國進行留學。
路線是從北京往廣州,走廣州出海去印度,最後搭乘東印度公司的船去英國。
牛津和劍橋大學將會接納這批學生。
“都是從北直隸、南直隸精挑細選出來的,平均年紀十四歲,都是書香門第出來的,博學、聰敏。”
朱由檢翻看著花名冊,黃景昉就在一旁叨叨。
“人都安排在哪了?”
“暫在翰林院住下。”
“召進皇宮來,朕和他們見見。”
黃景昉躬身:“是。”
朱由檢隨後看向王承恩,開口說道:“大伴,從錦衣衛挑一個能幹懂事的百戶來。”
“奴婢省得。”王承恩兼管著錦衣衛事,錦衣衛上上下下哪些能人心裡清楚,很快就給朱由檢帶來一個名叫樂綱的錦衣衛百戶。
“卑職樂綱叩見吾皇,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抬手免了樂綱的禮,俯視著:“讀過書嗎?”
“回陛下,讀過。”樂綱垂著腦袋:“卑職是廕封,家父曾為翰林博士,外放做過一任知府。”
朱由檢有些訝異:“那你這算是詩書傳家了,怎麼不想著科舉入仕,反而廕封進了錦衣衛呢。”
樂綱低著聲音答話:“家父、家父曾一時糊塗,給魏忠賢立過生祠。”
朱由檢頓時恍然大悟,明白過來。
想來樂綱這個錦衣衛百戶,就是因為其父給魏忠賢立生祠換來的。
那確實沒法參加科舉了,東林黨人能讓樂綱科舉透過才叫有鬼呢。
不在這個話題上糾結,朱由檢交代起差事來:“既然讀過書,朕給你個差事。”
“願為陛下赴湯蹈火。”
“沒那麼嚴重。”朱由檢端杯飲茶,語態輕鬆:“帶著你手下的一個百戶,後面哪也不要去,什麼差事也別做,朕給你們安排幾個老師,教學英語。”
樂綱一時間都沒明白過來,下意識想抬頭去看朱由檢,都揚起來了一半才回過神趕忙重新低下。
“是,卑職領命,一定儘快學會。”
“時間緊,朕估計最多也就給你留半個多月,你要用心些學,先將基本的日常溝通所需學會,剩下的在路上和海上學,朕打算讓伱這一支百戶去英國,護衛我大明的學生在英國留學。”
哪裡是英國,什麼叫留學,樂綱一概不知,但他也沒問,叩首應了下來。
皇帝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哪裡需要那麼多問題?
樂綱離開之後沒多久,黃景昉就帶著一百多名少年進了皇宮,朱由檢將之全部召進皇極殿。
呼啦啦的,一百多孩子全跪了下來。
“叩見陛下。”
見禮的聲音亂哄哄一片,和長期演練的百官比起來差出太遠,讓黃景昉臉上稍微有些掛不住的尷尬。
“都起來,快都起來吧。”
面對這群學生,朱由檢的神情隱去了三分唯我獨尊的霸氣和高傲,取而代之的是和煦。
朱由檢離開龍椅,踩著御階拾級而下,站到這一百多名學生的前面,含笑開口。
“都是我大明的好兒郎啊,看到你們,朕很高興。”
沒人答話,面對大明朝的皇帝,這群只有十幾歲的孩子早已緊張的手足無措,哪裡還有膽氣能張開嘴,說出話。
朱由檢當然不會因此而介意。
“朕看了你們的家世,很好,很優渥,都是耕讀傳家的好孩子,你們聰慧、機敏,你們朝氣蓬勃,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