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天上掉下大買賣 (第1/2頁)
偉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韋安石成了大唐首批嘗試玉米窩窩頭的人,口感比不過白麵,卻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和甜味,比粟米好吃,更別說那些他從來沒有吃過的糙米。
如今粟米五文一斗,此物應是打磨成如麵粉般,然後蒸而食之。單憑口感而言,價格應介於白麵和粟米之間。
此時的大唐北方並未大面積種植麥子,形成華夏大地北麥南稻是唐中後期的事。
還有一點關鍵的他不知道,玉米的畝產能達千餘斤,出粉率更是達到八成以上,遠超此時大唐麥子的出粉率六成。
寒雲的策略很簡單,後期玉米、土豆、紅薯的價格肯定會壓下來,初期他將用這些玉米粉、土豆、土豆粉、紅薯等高價售賣,換出世家儲藏的粟米,用這些粟米返銷雲陽百姓以及救濟受災的百姓。
如此一番往來,不但獲得可觀的利潤用於計劃經濟下的月錢發放,又能保證糧食的平價供應。
待關中推廣玉米以及賈茂弄出育種田後,他就開始逐步種植後世的高產水稻和旱稻、以及冬麥和油菜。
此時的大唐才算是糧食不但保夠,還多種多樣。
“安石覺得玉米做出的窩窩頭如何?在長安可有人購買?”寒雲也拿著一個窩窩頭,咬了一口,只是他每次看見窩窩頭都會聯想翩翩。
“安石很好奇,窩窩頭縣公是怎想到的名字?”韋安石拿著窩窩頭,怎麼都和窩字和頭字產生不了聯想,若是非要覺得像什麼,他到想到一個,只是有辱斯文不便說出。
沒想到兩個男子都想到一處之時,卻是韋弦把窩窩頭顛倒,呵呵一笑:“你倆看看下面是不是有一個小窩,四方認為窩窩兩字便由此而來。”
“的確,的確。”兩人相視一笑,都明白在想什麼。
“其實嘛,玉米粉可以做成各種形狀,比如饅頭,餅子都可以的。”寒雲趕緊解釋一句,免得韋弦向某些方面聯想。
“韋家在長安可有磨坊?”寒雲問道。
韋安石想了想,韋家還真有磨坊,一般用於磨碾麥子和榨制胡麻(芝麻),答曰:“韋家確有磨坊。”
寒雲招了招手,杜氏拿來兩個小袋子,這是寒雲出門時叮囑的,一袋裝著玉米細粒,一袋是玉米粉。
“玉米可以磨碾成細粒和粉狀。各有用處,既能單獨蒸煮、煎烤、熬粥,也能和粟米、大米、白麵一同混合增加口感。不知道韋家有沒有興趣在長安售賣此等糧食?”
韋安石沉默一下,並未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在思考韋家糧鋪的經營。
韋康有意將他培養成未來韋家的族長,是故,並未要求他走仕途,而是培養他把控土地、管理佃農、通曉商賈、開通貿易等。
李世民時期,世家從事工、商或者實際掌控者的一脈是不能在朝為官的。
所以,世家一般會分出,哪房教書,哪房入仕為官,哪房經商,哪房把控土地,哪房礦產加工。如此,才能形成一個有權、有錢、有地、有人、把控學識的百世家族。
所以皇帝的話未必有世家族長的話管用。
這個時候就知道,世家對皇朝的控制能力有多強。李世民也是不得不妥協,甚至任何王朝都不得不妥協,包括……。
“不知縣公意欲如何合作?”韋安石知道談判決不能先出底牌,這是爺爺教給他的技巧,也是他性格使然。
寒雲沒想那麼多,你韋家不幹,多了去的世家願意,選你韋家還是看在韋弦的面子上。
“玉米收穫後,曬乾打下玉米粒,交由韋家獨家在長安加工售賣。結算價格為二十五文一斗,今年可提供五萬石,也就是六十三萬鬥,出粉八成,得玉米粉五十萬四千鬥,每鬥可按四十文售賣,可得毛利四百四十一萬文,也就是四千四百一十貫的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