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陽織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剛用過午膳的當口,源錚將閣中當值的內監火者全部支出去,一人胡亂靠在榻上闔目醒神。
正在神思混沌的時際,隱隱聽見有低低的爭論之聲,心中不耐便問了句:“是誰在外面?帶進堂中等著吧!”
外間便有張平帶著幾個小內監一起近來,一面替他正冠更衣,一面輕聲回稟道:“是文閣老和林大人,說是有要事稟告陛下。現已讓人候在外間堂上了。”
文九盛年逾古稀,這位三朝閣老生的方面闊腮,身材頎長挺拔,卓然如竹,年輕時曾被明宗皇帝比作“竹君子”。如今仍是風姿卓然不惹塵埃,一雙眼睛溫雅清潤,沒有沾染半分富貴者眸中常有的傲慢之氣。
這是一個極少被清流御史參奏,兼得文官、武將、清流三股勢力推崇的奇才。
他常告誡源錚“肉食者鄙,未能遠謀”是最大的悲哀,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就算在三朝連續身居高位,仍然堅持修身自律,與朝中權貴保持距離。
即連自己的一母胞姊文老太太,在對方嫁入名門文家為婦之後,兩家也不常走動。
而與他相反的,林世蕃則精明強幹,無論守土興邦還是運籌廟堂,在當今朝中都難逢敵手。
但卻經常被御史參劾詬病其私德有虧,尤其在其正妻亡故後,新納的填房妾室竟然有數十人之多。自先帝主政之時,關於林世蕃私德不修的彈劾奏本便從無間斷,先帝一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及至源錚登極,內外大事尚未理出好歹,自是不會關心朝臣私德問題。更何況在其上位之路上,林世蕃才是翻雲覆雨的首功之臣。
見到如此現狀,除了幾個博出位的愣頭青,再少有御史言官彈劾林世蕃的私德問題。而這位天子寵臣也一概不理會外間議論,依然我行我素,夜夜笙歌。
在等待皇帝的間隙,文九盛鄙棄的目光再度掃過林世蕃夜夜酒色浸泡之下,已然顯出饜足的雙眼,沒好氣地哼了一聲。
他自己是極度自律之人,卻也並不迂闊,人無完人這道理越上了年紀便越體會得深刻,知人善用才是英明的上位者應該做的,對小輩們的私生活,他並不置喙。
林世蕃當即便知文老太爺這冷眼的因由,仍像年少之時一般,涎著臉向文老太爺一笑——少時自己和景林一旦犯了錯,氣得文老太爺吹鬍子瞪眼,二人便涎眉涎臉地湊上前傻笑一氣,最終一人捱上老太爺一記腳踢,事情便都過去了。
源錚自內室進入堂中之時正看到這一幕,不由一陣好笑。
忽地腦中閃出一抹英氣勃發的身影,心裡泛起一陣柔柔的痛意。她嘴上絮叨聒噪,長大之後熟習拳腳,愛瘋玩打鬧的毛病卻沒變,手下也沒個輕重。
每逢見到自己吃痛便會自責,轉而就露出這樣的神情膩在他身前,直到自己確認已經不痛了才離開,但是下次仍然出手就是狠招——是很久很久沒見過秋姐姐了,不知她現在怎樣了。
他無意之中將探詢的眼神落向林世蕃,二人已向皇帝行過禮,世蕃見源錚眼中的垂詢之意,便肅了肅神情,和藹又不失敬重地問了一句:
“今日東餘國一舉供奉海雲珠十二斛,幾近傾國之數,不知陛下怎麼看?”
源錚微一晃神,待聽明白了世蕃回稟的話,便坦然地將兩手一攤:
“朕只是隱隱覺著有些隱情,但仔細想想也說不上來什麼,還請兩位大人不吝指教。”
東餘是小國,常年供奉是本份,但此次供奉之多確非常態。
他自己在下了朝之後盤算過幾種可能性,但並沒有確切的答案,眼下自己最為倚重的兩位大臣已經替自己考慮到了,此行看來是特地為了答疑解惑。
念及此處,他又將感激讚賞的目光投向文九盛和林世蕃。
世蕃見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