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試試。至少可點燈用。”
李傕道:“上郡高奴縣離吾北地郡近。
秦漢時,漢軍韓信暗渡陳倉出益州,一舉擊敗項羽十八諸侯在三秦的封王的三位原秦國將領雍王章邯、翟王董翳(yi)、塞王司馬欣。
董翳封地為上郡一帶,都城就設在高奴。”
董越道:“史書記載董翳戰敗自刎。但據吾董氏族人傳說董翳降楚封吳王,後歸漢,扶佐漢高祖平天下。晚年遷左馮翊夏陽縣。
夏陽是司馬遷故里,也是黃河東岸司隸河東郡與黃河西岸司隸左馮翊的黃河重要渡口所在地。”
韓遂認真聽著,記住了夏陽。
一路穿過幹齊縣、沙頭縣,展現在眾人眼裡一個十分震撼浩瀚無際的大澤,雖是冬天,仍能猜到開春必是水草豐茂漁歡鳥鳴的景象。
黃衍道:“這是有名的冥澤,冥澤一半屬酒泉郡,一半屬敦煌郡。
冥澤與張掖居延屬國的居延澤、武威郡武威縣的休屠澤為河西走廊四郡的三大名澤。”
段煨道:“看上去冥澤比休屠澤大。”
魏桀道:“居延澤為雙澤湖應排第一。”
過了沙頭縣,貼近遮虜障(漢長城)行走,看著遮虜障和烽燧(烽火臺),韓遂問道:“遮虜障(漢長城)似乎未用磚?”
黃衍道:“遮虜障和烽燧(烽火臺)用沙石建造,每隔一腳長攙一層乾草,距今近二百年了。
風吹日曬經久不倒,只需每年用泥修補有損的表面。
前漢武帝建遮虜障起自玉門關,玉門關到冥澤,冥澤到居延澤,沿線佈滿烽燧。”
當夜趕到淵泉縣城入住張記客棧,淵泉縣城已在敦煌郡境內。
次日,眾人在淵泉城裡逛街,看到兩個靠在一起的樓堂一模一樣,匾名一曰“伯英堂”一曰“文舒堂”。
伯英堂門廊道左右支柱題為“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
文舒堂門廊道左右支柱寫有“淡兮其若海,望兮若無止。”
韓遂笑道:“此必為名揚天下的涼州三明張奐將軍的二位公子的草書堂。
大公子名張芝,字伯英,時人稱張有道;
二公子名張昶,字文舒,時人稱亞聖。”
賈彩道:“家中衣帛,書而池洗,臨池帛筆,池水盡墨。
張芝草書,上牽下連,一筆而就。
張昶章草,簡隸書之束,任縱奔放,適速急書。
張家毛筆也是天下聞名,士人都想擁有一杆”
吳馮道:“張奐將軍累建大功於朝,兩位公子確能淡泊功名,實在讓人佩服至致。”
眾人入兩堂見只有書童頭上挽發插著簪筆在忙碌。
男女流行用簪來固定發冠,儒生們把筆一頭削尖,插在頭冠上,隨時取用,墨也不會滴滿身,故稱為簪筆。
眾人未見到張芝和張昶,書童透露張奐老爺新娶的續妻前些日子生一子,名叫張猛。
張奐剛從武威太守轉任度遼將軍調往前線,張芝和張昶兩公子在張府代將軍接待來賀喜的賓客。
眾人只好向書童購得一批有道和亞聖的字貼和毛筆回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