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攝政王,莫不是眼睛不太好?
這帶來的丫鬟怎麼這麼……貌若無鹽。
也不怪他們,畢竟阿黎站在王安身後,連王安都比她白些。眾人一眼只看到了個大概,哪裡還會細瞧她五官臉型究竟是什麼模樣。
前頭的趙煊也察覺到眾人的視線,心裡那股被壓著的不舒服又湧上來,點了點桌子,厭煩道:&ldo;不是說賞畫麼,畫呢?&rdo;
&ldo;王爺莫急。&rdo;鄭明澤稍做安撫,隨即轉身從旁邊的小丫鬟手中取過畫,放到趙煊眼下展開。
一時間,眾人紛紛俯首,專心看著展開的畫卷。
&ldo;這是長康的娟本?&rdo;趙煊瞧著面前的畫,遲疑地看了鄭明。
&ldo;《烈女仁智圖》?&rdo;邊上一人驚嘆到,雖是疑問,可也帶著一股自信的篤定和激動,甚至迫不及待地探出身,想要就近看得細緻些。文人總有一股傲氣,比起別人說的,更容易相信自己看出來的。
&ldo;正是。&rdo;
&ldo;這真的是真跡?&rdo;
鄭明澤點點頭,肯定道:&ldo;確是真跡,已經請人驗過了。此畫還是上月初,家父出京城辦事,因緣巧合從一位商人手裡得來的。那位商人並不知此畫出自長康手筆,只當作一般的絹畫準備賤賣了,後得了提點,卻也還是將畫賣與家父。&rdo;
&ldo;幸虧這畫到了國公爺的手上,否則,只怕是要泯與人間了。&rdo;
不知為何,阿黎聽出了一點拍馬屁的聲音。或許是她經常想拍孫嬤嬤馬屁卻總是拍不好,阿黎對這方面尤其敏感。
不過,阿黎聽出了鄭明澤彷彿並不會這話感興趣,謙虛道:&ldo;大魏懂畫之人不計其數,縱使這畫入不得國公府,也註定會有旁人慧眼識珠。&rdo;
阿黎在心裡連連點頭,覺得這位鄭公子真是不錯。
少頃,又有人言:&ldo;都言長康之畫如春蠶吐絲,此卷卻剛勁有餘,委婉不足。&rdo;
邊上一人解釋道:&ldo;昔日漢成帝耽於女色,荒廢國事,長康奉上此畫意在驚醒,自然會與之前的畫風有些不同。&rdo;
&ldo;不過,這畫上的女眷婀娜多姿,容顏絕妙,確是不俗。&rdo;
&ldo;是極是極。&rdo;
幾人被這話轉移了目光,又移到畫中的幾位女子身上,一時都沒有說話,靜靜地觀賞起來。
阿黎心裡癢癢,伸著脖子瞅了一眼。
絹畫有些發黃了,不過還是能辨出線條的,阿黎眯著眼睛,看了好半天才將那畫上的幾個女眷給看清楚了。
而後,她深深的覺得這幾個人腦子都有坑。
這也算是容貌絕妙?
阿黎不由得生出一個自豪感來,給了他們一個高高在上的眼神。只是,沒有人看到罷了。
不多時,鄭明澤見眾人看得差不多了,又將畫卷說好,重新擺上一副。眾人又圍著桌子,三三兩兩地說了起來。阿黎不過是個小丫鬟,頂多能看得懂字,書卻沒有讀過多少,因而他們說的話,她也只當作廢話來聽,左耳進右耳出。
本來她也老老實實地站在那兒,想等宴會結束了之後就跟著回府,算是完成今兒的任務,沒有給趙煊丟人。
可人算不如天算,不知道過了多久,阿黎脖子微酸。她保持著站立的姿勢,小幅度的扭了一下脖子。
邊上有一個小丫鬟,遠山眉,一點朱唇,腰肢細細,端著茶水搖搖擺擺地過來了,眼神定定地黏在趙煊身上,溫柔地快要溢位來了。見阿黎向她看過來,還挑了下巴,做了個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