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讀了個把博士學位,就彷彿掌握了世界的總開關似的,那份洋洋自得,那輕飄飄裝瀟灑的樣子,著實叫人寒心。
這一切都是教育的錯,因為教育教給人們劃分的頭腦。
人們在觀察任何物件時,只要一睜開眼,他們的眼裡就躍出了誰是正,誰是反;誰是好,誰是壞;誰是矛,誰是盾……
總之,只要一睜眼,他們便看到了事物的對立和矛盾。
人一旦這樣成了習慣,就會看不見和諧和整體了。
分裂的眼光總會給一切都貼上標籤;這是經濟問題,那是政治問題,那是道德問題,等等。
其實這種貼標籤的方法本身就是錯誤的,任何經濟問題,其實也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等。
這就是我們擅長劃分的眼睛,我們還期望這雙眼睛能給我們帶來和平、安定、和諧、整體和完美,卻不知它全是分裂的視角。
這樣的眼睛,它能給你帶來快樂、幸福和自由麼?
它能給你帶來福祉麼?
休想!
我們學多了矛盾論,我們只要一睜眼便看到對立,看到了衝突和鬥爭,我們根本看不到和諧統一。
我們對劃分世界有癮,可惜劃分一切的頭腦惟一能帶給我們的只是災難,深深的災難!
覺悟10全面進入感知,體驗雙向情感
要想真正深刻而全新地進入事物的本質,我們就得先搞清楚與進入相關的一系列問題。
(1)進入首先是感知的。
我們無論何時何地,在面對一切新事物或舊事物時,首先對事物的把握是感知的,即從感性的角度去體驗事物的最基本特徵。也就是說我們對事物認識的第一步是認識事物的感性層面,而不是理性層面,正因為這層感性層面,才會決定我們是繼續認識下去,繼續深入下去,還是立即停止。
所以在這一層面上雖然沒有真正認識事物,但對我們能否真正客觀地把握事物是極為重要的。
所以,我們不得不對感知層面引起高度重視。如果忽視了這一認識過程,我們在進一步認識時就會帶有偏見和膚淺,就會流於庸俗和隨便,就不可能透徹理解事物,就不能敲開基本能量庫,不能進行能量連線和能量交流,所以在此,我們不得不對感知有所認識了。
首先,我們來瞭解一下感知過程中的基本要素。
感知是一種基本的心理過程,是對外部環境刺激而引起的內部選擇及組織,為感知人提供有意義的體驗。
也就是說,感知是一種體驗,是一種從情感的角度層面較膚淺地認識事物的狀態。
其次,感知的主要身體器官是:眼、耳、口、鼻、舌和整個肌體等,當然這些都是反映到大腦的直覺認識層面上的。
再次,感知過程的各個步驟基本上都是在一剎那之間完成的。
也就是說感知的優點就是速度快,它幾乎不需思考,不需像研究事物一樣仔細琢磨,它講究的就是速度,就是靈敏度。
它能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處理需要快速作出解答的諸多問題。這種能力,當然是人類在與自然長期鬥爭中逐步演進而成的。
最後,感知是帶有選擇性的感知,它能極快的將被觀摩的事物進行適當歸類。
另外,它還具有上面所講的防衛功能。
不過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常常帶有鮮明的情感色彩,具體說來會出現認識偏差、認識的光環效應、暈輪效應,出現以己度人,出現認識膚淺的現象。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