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你一帶上了概念,在大腦中已對被觀察物件下了定義,那麼你又何必還要去呢?去了不也是為了得到定義麼?
事物是運動的、發展的,一切定義和概念都是永遠滯後於真實的。
用舊的已有概念上路去框定已發展了的真實存在,是不完備的、靜止的觀念。
生活是動態的生活,發展是動態的發展,那麼觀察也應是動態的觀察。
前天張三是一個&ldo;小職員&rdo;,這你瞭解他。
但你今天要去了解他就不應帶著&ldo;小職員&rdo;的概念去了解他。
他今天也許是總經理,或者一家集團公司的老總了,只要有時間和空間變化,事物就會相應改變。
所以,你今天想去了解他,你就得全然地敞開去聽取他今天的言語,去觀察他今天的行為特徵,你不能再帶著對他的舊定義上路。
定義、概念對我們瞭解真相往往是有阻礙的。定義只是屏障,只是區域性界定問題。
丟棄它,捨棄它。
不然你就不可能真正進入到物件的核心和真實之中去。
現在,我們要想觀察到事物的真相,我們就不能帶任何文化語言,不能帶任何評判,不能帶任何慾望,不能帶有概念,否則,我們就不是在真正觀察,我們只是在自我說話,在自我發洩,在自我回憶,在做白日夢而已。
既在目標之中,又在目標之外。
當今的成功學都在追求目標,我們該怎樣對待這個目標呢?
惟一方式就是既在目標之內,又在目標之外。
這看上去是與身心同在相互矛盾的,其實,又是不矛盾的。
目標,真實的目標應該是每天都能行動的目標,如果目標太遙遠,今天還不能夠實施,那麼它並不是真實的目標,它只是你懸在空中的夢幻而已。
那個夢幻是有害的,真實的目標一定是與今天接軌的,與此時此刻接軌的,是立即可以著手進行的。
也就是說,目標已細分了,已滲入到你手邊切實的行動中。
我們要想實現目標,就只要實現現在,實現手頭正在做的工作。要想充分有效地完成全部工作,我們就得全然進入手頭的工作才行。
那為什麼又要在目標之外呢?
這是高層次的認識,我們在實現目標,在目標和我之間,我是主人,目標是僕人,我是主動者,目標是被動者。我只是透過目標而實現創造,實現快樂,我並不是為目標而生存、而牽制、而佔據,成為目標的奴隸。
更何況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動態發展的,目標自然也應因時而變、因勢而改。
有了這一理解之後,我們就不難理解我們對待目標的態度是既要在目標之中,又要在目標之外了。
既要擁有懸掛,又要走出懸掛。
我對生活中的人作過詳細調查,我仔細地觀察過他們生活的全部內容,得出一個吃驚的結論:大多數人全是麻木不仁的人,他們幾乎一天也沒有真實地活過。
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曾陷入了希望的圈套,落入了夢幻的陷阱之中。
他們從來不是為今天而活著的,他們要麼活在很久以前的那次打擊裡,要麼活在等待之中,要麼活在準備之中,或是三者必居其一,但就是不活在此時此刻。
拿&ldo;希望&rdo;來說吧,他們眼中永遠高懸著那個希望,於是總認為一切都會在下一個時刻來臨,在意想不到中來臨,這次沒有來,也許正在下一個拐角處等著呢。
於是我們就這樣一等再等,一直等到死亡來臨時,那個懸掛的希望才會破滅。
到那時,我們才會覺得我們自己上當受騙了。
因此,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