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能使敵上當。1796 年德軍在義大利北部同奧地利和皮埃蒙特(當時義大利境內的一個王國)軍隊作戰中,採取各個擊破的戰法,先擊敗奧軍一部,後又給皮軍以沉重打擊,迫使皮埃蒙特與德國媾和。拿破崙在和約上特意加上&ldo;法軍有在瓦蘭察附近渡過波河的自由&rdo;一條,暗示法軍將由該地渡河進擊奧軍。奧軍果然中計,將大量部隊集結於瓦蘭察對岸至帕維亞地區,進行防守。拿破崙以一部兵力在瓦蘭察方向佯動示形,親率主力部隊出敵不意地由瓦蘭察、帕維亞地區以東的皮亞琴察渡過波河,以突然行動直搗奧軍後方要地洛迪,大敗奧軍。拿破崙的誑敵示形之所以取得了成功,就在於他是暗示而不是明示。對於深通謀略的敵人運用聲東擊西之法更要慎重。由於聲東是為擊西而設計的。所以,有經驗的指揮員會從對方公開暴露的聲東中,及時而敏感地覺察到,真正的威脅在平靜的西方,從而將計就計,暗中將自己的主要防禦兵力西移,西漢景帝年間,吳楚等七國叛亂,漢將周亞夫固守城壘,拒不出戰。當吳軍虛張聲勢,佯攻城東南角時,周晉夫卻下令在西北方向加強防守。結果,吳王攻打西北角的主力,碰了個硬釘子。
明暗之變‐‐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如果說聲東擊西是重在隱蔽打擊目標的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則重在隱蔽進攻路線。公元前206 年,劉邦的大將韓信為出兵東徵,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事例中,明與暗是相輔相成的。拋開&ldo;明修&rdo;的掩護,&ldo;暗渡&rdo;不可能成功;若不是為了&ldo;暗渡&rdo;,&ldo;明修&rdo;也就失去了意義。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包含著以迂為直的謀略思想。進攻敵人的路線有若干條,究竟選擇哪一條,不僅要看遠與近、平與險,還要看是否能出敵意外。選擇一條期待性最小的路線,即使山險路遠,也於己有利。一般說,天然障礙比人工構成的防禦更容易逾越。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奇襲義大利;德軍使用坦克部隊從森林茂密、河溪縱橫、道路崎嶇的阿登山區突襲法國;蘇軍從大興安嶺突破日軍的遠東防線,都是選擇了自然條件不好的路線,但都獲得了成功。其原因就在於這些路線是敵人所不注意的。所以,最漫長的遷回道路,常常是達到目的的最短路徑。如果再以&ldo;明修棧道&rdo;的示形活動加以配合,迂迴道路就更易取得成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