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雲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片菜二品:掛爐雞,掛炒鴨。
餑餑四品:白糖油糕壽意,立桃壽意,苜蓿糕壽意,百壽糕。
隨克食(小吃)一桌:豬肉四盤,羊肉四盤,蒸食四盤,爐食四盤。
每餐還有野味十幾種,大致是鹿脯、鹿胎、山雞、熊掌、蘆雁、天鵝、雪地蟾之類。另外皇帝、后妃每餐都要各貢獻美食幾品。如此合計起來,慈禧太后每餐總有幾十品之多。
皇帝與后妃面對著這麼多的菜,其實每頓飯嘗一口也嘗不過來,而且這些菜都是按季節更換,不到更換的季節,幾乎是月月如此、天天如此,因而吃膩味了也是常事,吃剩下的則照例賞給旁邊侍候的太監或賞給別的什麼人。之所以每餐必備這麼多而且幾乎頓頓都一樣,其中原因在於清代宮廷之中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即皇帝吃飯時,每味菜品即使再愛吃,皆不能超過三口,其目的是為了不讓別人知曉皇帝的喜好,以防範有人下毒謀害或有意媚上討好。如此一來,侍候在旁邊的太監一則要不斷地給主子斟酒、夾菜,再則要隨時調換菜的位置,差使一點兒也不輕鬆。清末一個伺候慈禧太后的老太監回憶說:
伺候老佛爺進膳,眼要精、手要靈,要瞧著老佛爺的眼色行事。老太后用眼瞧哪個菜,就往上挪哪個菜。也許你挪的菜她不吃,那沒關係,再重新挪,但千萬不許問,更不許自獻殷勤,像狗搖尾巴似的說:老佛爺,這個菜好吃,請您嘗嘗。或者說:這個菜新下來的,您嘗個鮮。照居家過日子一樣,對待親人要讓一讓菜,那可不行。老太后眼皮一撩你,旁邊立著執家法的太監就要呵斥一聲:不許多嘴!就這一句話,差事當下來後,也許挨幾個皮笊籬。這就叫侍膳不勸膳。……這不是現在才這樣的,這也是老祖宗多年留下來的規矩。1
太監們伺候主子用餐已畢,還要趕快端上漱口盂、熱毛巾,讓主子漱口、擦手。通常情況下,皇帝與后妃大多不在一起吃飯,但飯後照例要派太監互報一下用餐的情況,以略表相互關愛之意。
在宮廷中,與君主關係最為密切的其實就是太監。皇子一旦離開奶媽的懷抱,此後的一切支應雜務,甚至包括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的基本教育都由隨侍的太監來承擔,日常的生活更一時也離不開太監。歷史上許多皇帝對臣下的規諫充耳不聞,對身邊太監的話卻言聽計從,其重要原因就在於這些太監自皇帝幼小時就服侍他,久而久之在皇帝心目中留下可以信任的印象。放蕩不羈的明武宗朱厚照最信任的太監除了劉瑾外,還有一個王偉。此人幼年進宮,隨即被分派到東宮,服侍太子朱厚照,與太子一起讀書、一起長大。基於這種關係,明武宗登基後仍稱其為&ldo;夥伴兒&rdo;,平日裡信任有加,遇事也多能言聽計從。
太監還承擔著對皇帝或皇子進行&ldo;性&rdo;教育及性約束的任務。中國人性情含蓄,男女之事作為父母反而不好說出口。太監平常與皇帝或皇子們生活在一起,而且又是&ldo;不男不女&rdo;之身,這種羞於啟齒之事便理所當然地落在了他們身上。在皇帝或皇子結婚之前,太監們便會向他們解釋男女之事,並引領其看一些春宮圖之類的東西,以進行&ldo;性&rdo;的啟蒙。
在皇帝婚後,皇帝與皇后或嬪妃每次行房事,太監都必須詳細記錄年月日,以作為受胎的證據。每天晚餐之後,服侍的御前太監便會將寫有嬪妃名號的牌子放在一個銀盤中,然後跪在地上高舉銀盤,聽候皇帝吩咐。如果皇上無意找嬪妃過夜,則只須簡單地說一句&ldo;退下&rdo;;如果皇上中意於哪位嬪妃,便會伸手將她的號牌翻過來。御前太監退下後,把名牌轉交給當差聽事的太監。他們的任務是先通知皇上選中的嬪妃,讓她洗漱準備,然後用特製的羽衣將她赤裸的身子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