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第1/2頁)
妙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沈安侯笑嘻嘻伸手摟她一塊兒數錢:&ldo;這事兒不一樣。楚家賺的錢就不能放在明面上,平寧的莊子再好也必須低調。可這銅錢是實打實的落在手上啊,說起來我穿過來這麼久,帳面上的數字一大串一大串的看了不少,真金白銀一大堆擺在面前的,這還是第一次呢。&rdo;
哦,也不對,好像上次坑劉氏的時候就比這多,只那錢都拿給楚懷轉去賈明手裡當他參與角鬥場的本金了。沈安侯喜滋滋的掰著手指頭算:&ldo;現在離過年還有二十天呢,咱們就再賣半個月,這收益就抵得上整個米鋪一年的利潤了。&rdo;
而且他早就打點好了關係,京中大員的夫人們都從半日閒裡拿過新鮮蔬菜,自然不會找他麻煩。便是聖人那裡也報備過了,他還趕著時間在用來種棉花的莊子上也建了個暖房。便是聖人也想在冬天吃口新鮮的啊,要是御史敢來彈劾,得罪的可就大發了。
不過御史們的訊息也靈通的很,尤其是他們的頂頭上司御史大夫張舒梁張大人得了母親徐氏的吩咐,讓他一定不許小題大做,他也只好暗示下頭的人別揪著不放,隨便說兩句也就罷了。
自然是有人拿著&ldo;不和四季時宜&rdo;的話來攻訐的,但是也點到為止,看陛下無意追究便不再多言。監察各處是他們的職責,該上報的不能當做沒看到,否則還留著他們有什麼用?可該給的面子也不能不給,大家默契的互動一下也就罷了。
看著沈家大把摟錢眼紅的人也不是沒有,比如前不久才損失了大筆錢財的秦家大老爺秦謙。他也不會明著說沈安侯的不是,只道:&ldo;這法子如此精巧,我竟是聞所未聞,不如請沈侯爺將這法子獻出來,也造福京中百姓如何?實在不行也可由我們將作專營採買,供應宮中的需求。&rdo;
專營採買說的好聽,其實就是大家熟悉的《賣炭翁》的橋段,官府隨便丟幾個小錢就將東西拿走。這話說的實在是太無恥,京兆尹便忍不住反駁:&ldo;沈侯爺這鋪子說的明明白白,是怕家內坊和莊子上多出的產出浪費了,這才擺出來賣,一共不過十幾天功夫。我若是記的不差,將作的採買是以年計算的吧?我只問你等沈家的產出賣完了,你從哪裡找供應給陛下?難不成你能變出來?&rdo;
穆荇也說道:&ldo;百姓們願意嘗個新鮮不是什麼大事兒,朕若是非要冬日吃綠菜可就不合時宜又勞民傷財了。秦愛卿雖然衷心於朕,但也得考慮周全一些,可別陷朕於不義啊。&rdo;
這就是警告了,秦謙好歹沒傻到底,趕緊躬身表示自己太過心急差點做了錯事兒。其餘想要分一杯羹的人一看這情形也知道這次不能再打主意了,沒見陛下和幾位相爺都護著呢嗎?
他們其實心中也是納悶,誰人不知沈放是先太子的嫡系,陛下忌憚他的很。可這幾年看著他上躥下跳的不停蹦躂,聖人不僅不追究,反而彷彿在處處維護著。再有他如今在士林中的名聲和半日閒的關係網,最重要的是還有個位高權重手段超級厲害的楚舅舅鎮著,誰想動一動沈家的主意,那真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兩。
再回頭看他懟王家懟范家懟秦家,又囂張又霸氣,那幾家本也不是吃素的,可就是隻能捏著鼻子認了。他們不禁覺得疑惑,沈安侯不就是每年往外晃蕩一回,然後任性玩鬧花錢嗎?怎麼就變得這般舉足輕重,無人敢惹了呢?
沈老爺可不知道自己在朝堂官員心中變得越發高深莫測,他還覺得自己很安分很低調,從來不主動惹事兒呢。有那個空閒與人折騰磨牙較勁兒,他還不如到廚房給媳婦閨女做點兒好吃的。林菁抱著沈淑窈在一旁看他捏丸子炸丸子兩邊不耽擱,還有香噴噴的藕夾茄盒並韭菜匣子已經出鍋,就忍不住感慨:&ldo;其實你不當侯爺去當個廚子也是很不錯的,開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