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第2/3頁)
中華說書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語道明兄長離別意。離婚這種事,一回生二回熟,他比較有經驗。
本以為此事之後,官途斷絕,熟料一道聖旨砸到了楚瑜手上,原本想在莊子裡提前安穩養老的楚瑜被調到戶部,任職尚書。
隔日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隔著高高的白玉階,楚瑜竟是也能瞧見燕承啟十二旒冠冕下一雙似笑非笑的眸子。
楚瑜知道,燕承啟八成是跟他槓上了。
果不其然自那後,甭管大攤子小攤子新攤子爛攤子,都少不了楚瑜一份。楚瑜無奈,除卻殫精竭慮,也沒了別的念頭。一來家訓如此,楚家從不避世,國有難,以命抵,國太平,以身抵。二來兄長帶著皇帝的嫡長子在外頭,若楚家無人在朝堂站得住腳,誰知將來命運幾何?
故而今日的楚瑜早已不是從前那個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總管大臣,而是戶部尚書,是燕承啟的孤臣、直臣。
&ldo;謝陛下。&rdo;楚瑜起身落座,這才仔細看了眼御書房的人,待瞧見兵部侍郎韓盛,工部尚書傅修,還有鄭閣老,劉閣老時,心底已是清楚幾分了。
燕承啟指尖輕叩桌案,將一摞奏摺推到楚瑜面前,道:&ldo;楚卿不妨先看看。&rdo;
楚瑜頷首接過,大致翻看一遍,面上表情從始至終未變。末了,才輕輕嘆息,回道:&ldo;陛下,臣已看完。&rdo;
燕承啟點頭,道:&ldo;諸卿以為如何?&rdo;
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安靜下來的幾位大人又開啟了閥門般滔滔不絕,一會兒就開始了吹鬍瞪眼,爭相跟燕承啟賣慘。
簡而言之一句話,北邊旱南邊澇,西邊挖渠東邊打仗。
要錢!
錢從哪裡出?自然是戶部,想從戶部掏錢,光皇帝張口不行,還得楚瑜鬆口。
只聽見茶蓋叮的一聲,不輕不重剛好打斷眾人的爭執,燕承啟好整以暇地看著楚瑜,道:&ldo;楚卿以為如何?&rdo;
面對這種明晃晃甩鍋的行為楚瑜早習以為常,目光掃過一個個爭得臉紅脖子粗的尚書大人們,不急不緩道:&ldo;旱澇天災毀收成損社稷苦百姓,收容流民、開倉放糧、撥款賑災、刻不容緩。&rdo;
兩位閣老聞言放下心來。
楚瑜又道:&ldo;邊境倭寇頻頻來犯,擾我臨界水民百姓,蔑我國威,故為保一方百姓之安,軍餉當撥。&rdo;
兵部尚書止了聲,鬆了口氣。
楚瑜再道:&ldo;興修水利,利民利國,此舉當有。&rdo;
工部尚書也放下心來。
眾人都得到了滿意的答覆,一時間再也沒有了菜市場一樣的氛圍。
燕承啟輕輕挑眉,雖心裡頗為詫異,但到底是好事,面色漸而緩和,拍板道:&ldo;既然楚卿這般說,那就……&rdo;
&ldo;陛下,戶部沒錢。&rdo;楚瑜涼涼插了一句。
……
……
……
鄭閣老掏了掏耳朵,懷疑自己聽力出了問題。眾人皆是一臉懵逼地看著楚瑜。
楚瑜垂眸,無奈一笑:&ldo;戶部,沒錢。&rdo;
從古至今戶部尚書這位子都不是那麼好坐的,成天被人追在屁股後面要錢,稍微弱勢一些就是各方施壓,恨不得榨乾為止。天子張口要錢,戶部拿不出的時候,哪位不是想方設法婉轉個九轉十八彎來表述國庫不足。縱觀歷任戶部尚書,誰不是必修一門功課‐‐哭窮。
如今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