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說書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裡是平陽王家裡的紈絝子弟能比的?&rdo;
&ldo;世子自認為被落了顏面,倒記恨起九姑娘來。待下了學,不知從哪拿了本《女誡》當面給了九姑娘,叫她回家多學婦行,免得及笄之後許不出人家。&rdo;
&ldo;這平陽王世子氣量太小了些。&rdo;
少年點頭道:&ldo;你們也都知道的,這墨山書院原本是楚家的族學,因楚家多出濟世之才,後來漸漸地不少高門世家也就想將子弟送來求學。楚家向來有教無類,但凡悉心求學者,便不是楚家的孩子也都一視同仁。久而久之,才成了今日的墨山書院。楚家祖上有言,無論男女,皆可入族學。只是,旁人家可沒這規矩,誰家姑娘不是在家學個琴棋書畫女紅,熟讀《女誡》就成了。&rdo;
&ldo;那後來呢,九姑娘怎麼說?&rdo;
少年又瞅了眼四周,道:&ldo;說?九姑娘可不是用說的,她當場將那本《女誡》撕了個粉碎,砸了平陽王世子一臉。&rdo;
眾人皆驚,半晌才有人抽著涼氣,道:&ldo;這……有點過了啊,而且書院有規訓,為學子者當惜書如命,莫不可損之,九姑娘這是違了規訓。&rdo;
&ldo;可不是,這事讓院長知道了,將兩人叫去。院長將平陽王世子訓斥了一回,本意是叫九姑娘也應了損書的錯,此事也就了了。&rdo;少年說道。
同伴紛紛點頭:&ldo;九姑娘是陛下親封的文安郡主,院長自然也要護著些的。&rdo;
少年一拍大腿,道:&ldo;嗬,後面的事你可想不到。九姑娘非但沒有認錯,反而對院長道,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天地尚且一視同仁,何有《女誡》來作吾輩之枷鎖,行障目塞聽之事。此書,不要也罷。&rdo;
此言一出,少年們紛紛閉口靜下來,許久,才有人小聲道:&ldo;非議聖人之言是大忌……&rdo;
&ldo;此事怕是鬧大了,上京的不少大儒名士聽聞之後,都道文安郡主年少狂狷,不知輕重,更有甚者竟說文安郡主一身反骨,言之皆罪。後來君後聽聞此事,將九姑娘召到了宮裡,這才消停住,沒人敢繼續說什麼。&rdo;
同伴道:&ldo;也是,戶部尚書就這麼一個女兒,眼下鎮北侯和戶部尚書都不在京,只有君後出面壓下此事了。&rdo;
少年拍了拍同伴肩頭:&ldo;這你就想不到了,九姑娘不知如何同君後說的,竟爭取了一場文會。以此論為題,廣邀天下學士來機辯。&rdo;
&ldo;難不成那些名士會赴此文會?&rdo;
少年搖頭:&ldo;當然不會,九姑娘畢竟年幼,便是那些名士贏了,也難免落個欺幼的名聲。據說去的都是他們的得意門生,多半是頗有才名的少年學子,如此便不算勝之不武。時間就定在三日後,咱們要不要一起去看看?&rdo;
幾個少年紛紛道:&ldo;當然要去,難得會有這麼別致的文會!&rdo;
幾人正議論的開懷,忽然聽見背後一句清冷的聲音:&ldo;功課都做完了?湊在這裡胡說八道。&rdo;
少年回頭見是先生,立刻如鳥獸散。
文會的事情在上京傳的沸沸揚揚,有人說楚嫿蔑俗輕規,說的俱是致使禮崩樂壞的言論。也有人說楚嫿之言雖稚亦有其理。於是一場文會竟是引得天下學子觀之。
文會定在青元閣,上京名士門下學徒皆至,那一天上京所有人口中議論的皆是這場文會。
多年以後,有人說起那場文會仍是感慨萬千,後世名滿天下的女師楚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