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3/5頁)
點絳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是學術狂人,在搞研究呢。我沒什麼事兒就先回來了,對了。你是哪個組的?”
想鯉魚打挺發現自己的身體不好支撐,李建轉了個身,從床上爬起來,
“我是資料傳輸接收組的,搞的是蜂窩資料傳輸。難道你今天去光資料傳輸覺得不大適合,那到我們組來吧,我跟你說,強華在這方面是專家,他們那個女老總說的強華正在生產數字尋呼機,要比國外的模擬尋呼機強一個檔次,而且準備跟我們合作開發小型基站。”
鍾自強說話的時候頗為自豪,好像他是這個專案組的負責人一樣,而且對專案組的未來的展望比李建還有信心。
“好啊,明天跟你去,看看我們鍾總工程師在蜂窩資料方面有什麼建樹。”
李建隨口應道,蜂窩技術也就是未來的行動電話,現在國內跟國外起步基本相同,只不過國外是商業化公司投入,為的是生產和銷售,而國內則是理論研究,即便研究出來了,從理論到生產,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蜂窩通訊技術其實是第二代通訊技術,第一代的模擬通訊技術正在國內使用,也就是電話機使用的通訊技術,而模擬行動通訊,現在國外已經開始應用到商業之上,國內大概要等到兩年之後才會由在東南沿海的東廣省正式引進並建設,所以第二代的蜂窩通訊技術,短時間內根本沒有實現的土壤。
現在發展蜂窩技術,會不會提前中止模擬行動電話的生命,造成技術上的浪費?
李建一邊洗漱刷牙一邊琢磨,應該不會,原本的模擬行動通訊技術在國內就只是一些先富起來的人才能夠實用,即便到了後期,價格也動輒一萬元以上,通話質量更是差的要命,往往一句話沒說完就掉了線,跟gsm根本沒辦法比。
gsm的手機,摩托拉羅當時的8810之流雖然也是體積巨大笨重,但是價格已經從當初的大哥大那種兩三萬降到了幾千塊,通話費用也降低到原本的一半左右。
“李建,論文我已經寫好了,第一作者是你,我就佔個便宜當第二作者,魏剛第三作者,你覺得怎麼樣?”
姜思成到不用擔心自己是第幾作者,在圈子裡面誰都知道他的地位,而李建現在已經逃不脫姜思成學生這樣一個身份,讓自己的學生當第一作者,傳出去之後不但不會有損他的名聲,反而會給人留下謙虛禮讓,照顧學生的美名。
“姜老師您隨意處置,我今天來就是跟您請假的,這邊整理後續的資料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我手頭沒什麼活兒,想去資料傳輸接收組學習學習。”
姜思成當然立即同意,笑話,他不同意也得行啊,現在看起來李建的學術水平起碼不在他之下,總不能繼續讓李建充當刷瓶子的學生吧,只希望資料傳輸組的老李能別像自己這麼吃癟。
當然,這種吃癟,姜思成不僅沒有覺得委屈,而且還很欣慰,甚至希望每天都能來上一次兩次,可是他也知道,僅僅這麼一次,就足夠他的光傳導組這麼多人,從他到這些學生,在一起忙活幾個月。
從理論到實驗品成功出現不是說幾句那麼簡單,其中要做的大量工作,基礎性工作,往往會耗盡好多人的熱情,這也是無數天才的想法最終並沒有實現的原因。(未完待續。。)
第一一二章 再次請假
一天,又是一天,李建在資料傳輸接收組再次離開,留下的是整個資料組所有學生跟老師掉在地上的下巴。
這一天不是做實驗,而是講課,李建對於資料傳輸的理解可不僅僅侷限於通訊,還有將來海量的雲資料,雲傳播,雲娛樂。
他把自己對於資料的理解,從模擬訊號傳輸、蜂窩行動通訊、講到了區域網共享、網際網路甚至物聯網。
李建的講話在資料組的學生之中好像天方夜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