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望敬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半壁文華。
林朝陽是臨時受邀,出現在會場時大家都很意外。
他這幾年大多數時間都在香江,除了偶爾回燕京,與國內文學界基本沒什麼交流。
前段時間莊重文文學獎評獎,舉辦的熱火朝天,在文學界掀起了一陣關注和討論的熱潮,也讓林朝陽成了風雲人物,他一出現在會場,立刻變得人人側目。
」—-我個人認為,報告文學在國內的迅猛發展不算是一件好事。
我們國內提倡文學創作要基於現實,小說創作要取材於生活,但搞文學創作不可能完全真實,它必定帶有一定的虛構。
恰恰是這種虛構的存在,現實與虛構的結合才能創造了真正具有文學性丶思想性丶藝術性的佳作。
報告文學完全以真人真事為基礎,追求百分百還原,這裡面就存在一個問題它的受眾往往不是被作品的藝術性所吸引1,而是被各種各樣獵奇丶出格的情節和元素所吸引—」
研討會正常進行,既然是討論,那肯定是大家各抒已見。
報告文學這幾年蓬勃發展,有人欣賞丶有人反對,文學界對於這種體裁的看法歷來是不統一的。
研討會進行了一個多小時,輪到林朝陽發言。
「大家對於報告文學的爭議之處,我都很理解。我想說的是,報告文學這一體裁其實很不『文學」,它更接近於深度新聞調查或者是社會調查報告。
與其說它是小說,不如說它是新聞。不管是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是這樣但有意思的是,在進入八十年代之後,它在國內卻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剛才有同志說它追求獵奇,或者過於通俗。
這些情況確實都存在,但作為創作者,我們還是應該看到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
報告文學或者紀實文學的受歡迎,難道不是因為它們更貼合普通讀者或者說是老百姓的閱讀需求嗎?難道不是因為它們強烈的介入了我們的現實生活嗎?
林朝陽的論調讓人耳目一新,在大家都把報告文學當文學討論的時候,他卻告訴大家這是新聞。
當大家關注報告文學的文學性丶藝術性時,他又告訴大家應該關注作品是否貼近讀者。
這種說法乍一聽給很多人一種他是來攪局的感覺,但仔細想想,也不無道理。
多年以來,林朝陽已經靠一部又一部作品贊足了資歷,只差年紀,去年他獲得了法國勒諾多文學獎後,在國內文學界的地位和威望已經在悄然間提升。
今年他又推動了莊重文文學獎的設立,無形之中已經拉開了與普通作家之間的距離。
在大家還都為了獲獎而絞盡腦汁的時候,他已經成了評獎的那一個。
當年《中國青年》搞過一個「五四青年文學獎」,林朝陽也去當過評委,但那只是一份雜誌搞的評獎。
相比之下,莊重文文學獎的出身可高多了。
愛國港商捐資設立,文協丶文化部丶中華文學基金會等單位和機構傾力組織,30萬元鉅額獎金。
第一屆評獎的聲勢便直追茅盾文學獎,不僅在讀者群體當中受到了熱議和肯定,也成為了文學界人人趨之若鶩的獎項。
這種身位和格局上的差距,讓林朝陽的發言收穫了在場眾人的重視。
莊重文文學獎後,林朝陽第一次在文學界同仁面前亮相,講話份量與以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
研討會結束後,會場並沒有立刻解散,大家有說有笑的聊著天,林朝陽成了話題中心,許多人都對剛結束時間不長的莊重文文學獎很感興趣,想讓林朝陽透露點內幕。
「我們這個評獎和大多數評獎其實沒多大區別,主要的組織工作是由文協的同志們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