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予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在古代,“軍紀”是一件很苛責的事。甚至殺良冒功、劫掠百姓都算是小兒科。
自己沒本事長期佔領,可也不想百姓因此受到傷害,所以選擇了遷徙這條路。當然,順便擴充一下金州的人力。
還能把金州的地盤向北慢慢延伸。
范文程卻搖頭道:“將軍這樣做的確出於善心,就怕大多百姓不肯隨你前往。”
“哦?為什麼?”
楊承應很好奇。
“蓋州毗鄰遼西,蓋州被收復,他們可以逃回遼西。去了金州遠離故土不說,還可能遭遇歧視。”
范文程認真分析道:“將軍真為百姓著想,最好還是給他們一條選擇的路,而不是強行全部南遷。”
其實,楊承應沒有強行全部南遷的意思。
聽了范文程的話,楊承應思索片刻,便道:“就按照先生說的去做。”
這麼多百姓既然眷戀故土,倘若把他們強行南遷,會產生很多的矛盾,好事辦成壞事。
任他們自便,也符合自己一貫的行事風格。
然而,楊承應剛把這訊息告訴麾下將領,卻遭到集體反對。
鮑承先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將軍太仁慈!如果不強行南遷,他們一個都不會跟將軍走。等到奴酋來,或者是明軍來,他們再也走不了。”
“老鮑的話,我深表贊同。”孫得功出聲附和。
聽他們話裡的意思,“走不了”很可能是物理上的。
雖然欣喜鮑承先和孫得功的適應,楊承應還是決定堅持自己的主張。
“蓋州百姓大多是從遼西來,扶老攜幼來蓋州已不容易,怎會願意隨我去更遠的金州。”
楊承應說道:“還是依照範先生所言,任他們選擇。”
一聽這話,鮑承先頓時急了:“將軍遷百姓是為了充實金州的實力,就應該強行南遷。”
“自願的事,怎麼能強行。”楊承應不同意。
鮑承先苦笑道:“將軍覺得我們心狠,我覺得將軍不瞭解奴酋的手段。”
“嗯?”楊承應眉頭微皺,“這話怎麼說?”
“將軍離開後,如果明軍不來,而是奴酋來的話。奴酋一定會大開殺戒,把蓋州變成廢土。”
鮑承先嘆氣道。
聽到這話,楊承應整個人都震撼了。
這時,他才想起努爾哈赤統治遼東時期有一個重要特點,不重視文人和百姓,只重視士兵。
還有奉行“賊不走空”原則,守不住的城池,就要帶走有價值的東西。
比起范文程,鮑承先和孫得功是既待過明軍,又待過後金,可太清楚他們是什麼玩意兒。
畢竟他們曾經也是一份子。
“先生,請代我寫一份通告!”
楊承應對范文程道:“著蓋州百姓於兩日內收拾家當,第三日隨金州軍南下,一戶不許遺漏。”
就讓天下不滿都衝我一個人來吧。
“遵命。”
范文程抱拳道。
他沒有因為楊承應不採納自己的建議而不滿,反而看出楊承應敢於擔當的氣魄,由衷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