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灘釣出金鼓 (第1/2頁)
六碗真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看著都是殼類,完全不知道怎麼掰開吃,謝宴君其實也不怎麼喜歡吃這玩意,可是這個東西確實能吃,能吃的就不能浪費。
幼小的藤壺一開始也跟水上的生物一樣是飄在海面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大後才會在石頭或者是在海龜和螃蟹的身上安家。
它能夠分泌出一種液體牢牢的沾在石頭上,這樣就不會被大風大浪給打下來。
可惜這是有一條明確的生態鏈,藤壺也有屬於它們的天敵——海星。
海星看起來外表很漂亮,顏色是金黃色的,可它有一副鋒利的牙齒,可以直接吃掉藤壺如石頭一般堅硬的外殼,將裡面的肉吃掉。
一大塊雜亂無章的藤壺裡面有很多是沒有觸角的,或許就是被海星給吃掉了。
謝宴君將收穫全部倒回去木屋門前,隨後繼續拿著空的搪瓷盆和木桶下去。
過去將地下的淺灘處隨意的開墾,幸運的是挖到深處或許會有一兩個蛤蜊冒出來,有的挖了好幾下都沒有看到一個蛤蜊。
挖了接近十米距離長的沙灘後,也就挖了三斤的蛤蜊,不是很多,不過每個都很大。
有兩個手指那樣大小,將挖好的蛤蜊放好,謝宴君看到海水已經開始上漲了。
海水一般退潮的時間不會太長。
最多就是兩三個小時。
現在海水已經在慢慢的上漲,一直到夜晚的八點,礁石被海水淹沒再也看不到影子。
謝宴君將自己抓來的血蟲拿出來。
掛在自制的魚鉤上。
趁著現在海水已經上漲,就這樣用力一甩,直接甩出去了好幾米遠的距離。
把木桶倒過來。
直接就坐在木桶上。
一個人安靜的等待著魚上鉤。
四周已經開始變黑,今晚的月亮一直被烏雲給遮擋住,完全看不到什麼光。
忽然,感覺到魚鉤向下遊,越拉越遠,謝宴君心裡不由一喜,肯定是魚上鉤了。
他這個魚鉤做的比較粗糙,還得用力的抓著魚竿往後走,慢慢的把魚給拉上來。
那一條巴掌大的魚就這樣被拉到了沙灘上,謝宴君把魚竿插在了沙灘裡,轉而走過去一看,倒沒想到竟然會是一條金鼓魚。
為什麼叫金鼓魚。
還不是因為這種魚的身上有跟金錢圈一樣的圖案,外表是黃褐色的,腹部是白色。
金鼓魚不管是清蒸還是煮湯都特別的鮮甜,只是抓它的時候必須要細心一點。
不能被它的背鰭給扎到。
金鼓魚的背鰭是有毒的,不過不是吃了會中毒,而是背鰭被扎到面板會劇痛,特別是扎到手指時,十指連心的那種痛苦可以讓人難以忘記,“山中老虎,海中金鼓。”可不是白喊的。
謝宴君將木桶拿到海里去接了半桶的海水,又把扔在沙灘上的袖套戴在手上,仔細的把這條金鼓魚給取下魚鉤,放進去桶裡。
繼續按照這個方法釣魚。
一直釣到感覺到肚子飢餓。
收工的時候,謝宴君一共釣了三條金鼓魚和三條跟大拇指一樣大小的沙尖魚。
沙尖魚的體態一般都比較細小,渾身都是白色的,細長的樣子,肉質也很鮮甜。
其中還有兩條稍微大一點的金鼓魚咬鉤上釣後卻脫鉤跑了,想想都很遺憾。
二十條血蟲就用了一半,剩餘的一半用沙子埋起來,這樣就不會死的這麼快了。
將這些魚放在水桶裡養著,可是他又擔心因為沒有足夠的氧氣會不會很快死掉。
謝宴君忽然間想到有人特意引海水來養魚,鹹水魚比淡水魚好吃很多,就比如在河裡的羅非魚都是有一股很重的土腥味,可是在鹹水養的那些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