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字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釋是:因為技術方面的突破調整,所以推遲華國空間站的發射,但是許多流言在網上飛速的傳播起來。
要知道蹲守在海文發射中心的,除了熱情民眾,各種平臺的主播,up主之外,還有不少‘熱心’的‘外國友人’。
前幾天海文發射中心傳來的爆炸聲和那團升起的黑煙就在一些人的引導下,和天宮三號的推遲發射聯絡了起來。
諸如華國空間站存在技術缺陷,在發射中心發生故障,甚至是爆炸的傳聞數不勝數。
甚至於還出現了一些所謂的‘華國空間站爆炸殘骸’的照片,上面都是一團黑色的馬賽克裝物體。
儘管許多人據理力爭,並且指出所謂照片純屬子虛烏有。
但那天海文發射中心的爆炸可是有許多人見證了的,一時間,關於華國空間站目前到底發生了什麼就成了大家關心的物件。
輿情如此,經過上級批准之後,一支專門的記者團隊來到了海文發射中心進行採訪。
除了報道空間站的現狀,對於網上的流言進行闢謠之外,這些記者還有另一個任務。
曝光青鸞號。
兩個專案整合之後,青鸞號的發射也就提上了日程,這樣一個大傢伙,還要發射上天,瞞是根本瞞不住的。
與其遮遮掩掩,還不如光明正大的擺出來。
相信比起不大的空間站核心艙,青鸞號的存在更能為華國民眾打上一口氣。
大就是好,美就是強,顏值就是戰鬥力。
這是亙古以來的真理。
“大家可以看到,在我身後的就是我們的空間站核心艙了,接下來我們就要進行專門的除塵防護才能進去,大家可以跟隨我們的鏡頭看到空間站的狀況。接下來讓我們來採訪一下空間站的工程師們。”
“馬總工程師您好,大家對於空間站的情況都很關心,我在這代表觀眾們問個問題,為什麼空間站核心艙的發射被推遲了呢?”
女記者笑意盈盈的看著馬玉峰,開口問出了大家都很關注的問題。
馬玉峰指著空間站主體說道:“根據我們原本的發射計劃,這裡是我們華國空間站的主體之一,隨後還會將另外三個差不多大的元件發射升空,組成我們華國的空間站。這個計劃原本是預定在2022年的時候完成的。”
頓了頓,馬玉峰繼續說道:“現在之所以推遲這個計劃,原因很簡單,正如釋出會上所說的,我們的發射技術有了巨大的進步,現在的推遲是為了後續計劃能快速的完成。”
記者連忙問道:“那麼這個巨大進步指的是?”
馬玉峰笑了“這個可不在我這邊,我帶你去見見另外幾位。”
說著,馬玉峰帶著記者們從走廊一路走到了另一邊的裝配間。
一進門,巨大的白色機身就映入了記者的眼簾,攝像師呆了一下,下意識的蓋住了鏡頭。
馬玉峰擺了擺手“沒事,帶你們來就是為了讓她和大家見面的。”
攝像師這才放心的拍攝起來。
記者指著巨大的飛機,難以置信的問道:“這個難道是?”
馬玉峰點點頭“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最新成果,具體的介紹還是交給他們吧。”
說話間,鏡頭對準了裝配間裡的程雲飛。
丁老自然不會和年輕人搶這種風頭,李明又或是謝書白也不合適,所以接受採訪的工作就落在了程雲飛的頭上。
程雲飛淡然的向記者介紹起來:
“這架太空梭是我們的最新研究成果,她長40米,寬7米,翼展33米,一次最多可以搭載12名宇航員,太空梭的貨艙長28米,運載能力更是實現了巨大飛躍。”
記者壓抑了一下激動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