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第1/2頁)
方便麵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曲清江發現話題扯遠了,又轉回到科考上。
如今的科考制度之下,每次進士上榜的人數都有一兩百個,諸科的上榜人數更多,達上千人。
進士科雖然難,但是升官快。諸科雖然容易,但是仕途最終都走不遠。曲湖跟曲源志向遠大,自然不會選擇靠諸科。
而考試取解的名額雖然多,但考生也多,所以要想走到殿試這一步,首先得從數十萬讀書人中成為那三四萬個解舉人,然後還得從三四萬個解舉人中擠入前一兩百名。
所以也不能說曲湖跟曲源不是讀書的料,只能說比他們讀書好的大有人在。若他們能跨出解試這一步,落榜兩次也還是有機會免試的。但他們連這一步都沒跨出去,就不能怪別人太努力了,只能怪自己準備不充分。
「他們還挺倒黴的。」曲清江唏噓道。
趙長夏道:「除了因為戰事而停開科舉考試可以說是不可抗力因素之外,弄髒卷子這個就是個人粗心大意的問題。這次被雨淋濕生了病也不值得同情,因為這雨中元節便開始下了,他卻沒做好準備,能怪誰呢?」
她不喜歡為自己的失敗找藉口,要是在部隊裡,將體能訓練沒過關歸結於來月經了,將任務沒完成歸結於天氣,她早就被踢出部隊了。
認真履行職責才是尊重自己的職業、追求理想的最好體現,這二人都不把科考當回事,也就別怪自己落榜了。
曲清江發現趙六月在這方面特別嚴苛,她慶幸自己不是六月的學生,否則每次出錯估計都會被訓成鵪鶉。
如曲清江所料,曲銘、曲錦這兩家的氣壓有些低,曲銘從八月份開始,每日都伸長了脖子等喜訊,結果就得到這麼個結果,如何不叫他失望?
而且接下來是該讓曲湖繼續讀下去呢,還是讓他到城裡找份管帳的活計生活算了?
他滿心糾結。若是在以往,他必然會二話不說就讓曲湖繼續考,他才二十七,有些人三十多了才考上進士,照樣一飛沖天呢!可問題是曲湖讀書的錢哪兒來?
前陣子的這場雨,家裡跟族田的收成必然會減產,本來供他們讀書已經十分吃力,收成不好的年份,又哪裡有那麼多錢?
況且他們還跟三叔公一家約定了,若是他們這次沒考上,那族田的收益就要另外分配。
曲銘憂心曲湖的束脩等,他的妻子則不管這些,見自己的幼子身體虛弱,心疼得要命,對他噓寒問暖不說,還要曲銘去給他買些藥和肉回來給他補身子。
曲銘皺著眉頭:「他這病都好得差不多了,去李郎中那兒抓些藥回來喝就行了,吃什麼肉!」
曲銘之妻又是一番鬧騰,攪得曲銘心煩意亂,一心只想要解決錢的問題。
曲錦家的情況也差不多,尤其是曲溱也有些埋怨曲源:「大哥都快三十歲了,考不上就算了,再考下去,家裡都沒米下鍋了。」
曲源被自己的弟弟說得面有愧色,但曲溱卻被曲錦拍了幾巴掌。曲錦道:「小湖能繼續考,你大哥也能繼續考!」
「可是家裡的錢都花在大哥身上了,我想吃肉都沒得吃!」
曲錦把心一橫,道:「找老三跟老四他們借!」
說是借,但能還的估計也只有曲鎮家那部分,若是問曲清江借,八成就有借無還了。
曲銘跟曲錦不約而同地對曲鋒的家產再生覬覦之心,不過他們都知道趙長夏不好惹,搶也搶不過,還是得找別的法子……
——
三叔公一家得知曲湖跟曲源都名落孫山,也頗為遺憾,畢竟一個家族若能出一個進士那他們還是能沾點好處的。
可遺憾是一回事,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他們也沒空去唏噓了。他們等著曲銘、曲錦主動兌現當初的諾言,對於族田的收益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