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西山別院 (第1/2頁)
我是竹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書院問題上,賈敬很快就和夫人達成共識。
次日一早,賈敬就帶著隨從趕著馬車前往西山莊園。
如今朝廷上下都瀰漫著狂熱的海外擴地情節,像賈敬這種有爵位又閒職的官員都不用再去衙門報道了。
現在有些傢伙是真的忙不過來,哪有閒情再去搞這些沒用的。今上也體諒下屬難處,就直接允許這些掛職人員不用報道了,只要不出來搞風搞雨他也懶得管。
這也就便宜了賈敬,畢竟他家出海的事早就安排妥當,如今有的是時間,這才親自過來檢視西山莊園建設情況。
西山距離京城有十幾公里的路程,乘坐馬車需要一個時辰。現在西山附近還比較荒涼,賈敬一行在路上沒碰上什麼人。
寧國府的西山莊園,由管事周正負責。先前賈敬也沒太關注,
周正手下也沒幾個人,只能招募附近村民,開田修路。
等賈敬到達莊園時,才發現自己當初選的這塊地有多麼的貧瘠。
除了小溪附近能開墾出幾十畝水田外,其他地方都是小石子沙地,這種土地就算放在二十一世紀也只能種些果樹,無法種植糧食。
難怪當時他拍板買下這五千畝荒地時,衙門裡的人都吃驚的看著他。當時沒多想,現在回憶起來有些臉熱,那不是看智障的眼神嗎?
“反正當初選擇這地,是因為這裡風景秀麗,空氣清新。也沒指望種地掙錢。”心底自我默默安慰了一下。
賈敬聽取了管事周正的彙報。
這才知道,莊園的進度有多麼慢,快一個月了,還只在砍樹修路,書院的影子都沒見著。
不過,他也沒怪周正,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京城附近的流民早被各皇親世家瓜分乾淨,莊園裡包括周正在內才五十幾個人。
而且五千多畝地,兩座小山佔據了一大半,上山長滿了灌木雜林,不好搞啊。
最終賈敬與幾個管事合計了一下。通往兩山的兩條水泥石板路繼續修建,山上除了整平建築佔地外,其他地方保持不變。
至於山下,繼續出錢招募附近村民,除了把小溪旁的水田開拓出來外,其餘的地方都種上果樹,省時又省力。
當然寧國府那邊得再支援些人手過來,包括就近開窯燒磚,書院建造等,都需要人。
臨走前,在周正的陪同下,賈敬又體會了一遍西山的秀麗山水。
回府之後,賈敬馬上招來福伯,吩咐以每月二兩銀子的工錢,從賈氏曲部家屬中優先招人,招滿五百人支援西山莊園的建設。
次日,兩大舅哥上門拜訪,賈敬自然熱情迎接。
張夫人不在,一大早帶著兒子賈珍一起去書院了。賈敬連忙打發下人去請。
寧安堂書房內,三人茶畢。
大舅哥張崇向賈敬作了個輯,開門見山的說道:
“妹夫,我兄弟此次厚顏,乃為海外開拓之事而來。月前妹夫所說海外之事,家中沒太重視,張家傳家之道所限,不敢涉險海外。
如今朝堂上下,海外之事鬧的沸沸揚揚,佛道兩教皇親世家皆涉足其中,族人安奈不住,也欲出海,知妹夫對海外瞭解甚深,遂遣我兄弟過來求教。”
原來賈敬剛剛回京拜訪張家時,就跟張家人提過海外的事,還想把張家一起拉入海外殖民的團伙中來。
不過當時,回京述職的岳父張榆有所顧慮,畢竟張家書香門第,還要臉面的,傳家之道和武勳世家背道而馳,就婉言拒絕了。
現在看著,那麼多家族摩拳擦掌的準備海外擴地,張家也眼紅心動。從眾心理每個時代都一樣。
不過等老張家回過神來,才發現自家對海外一無所知,出海準備為零,只好過來求教賈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