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百姓安居,國有餘慶! (第1/2頁)
按月繳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千萬兩白銀,轉眼就用掉了四百萬。
朱標看著手剩下的銅錢,忽然覺得錢怎麼這麼不經用?
以前為何沒有發現?
其實這個道理,蘇楊感受的最明顯。
作為被電子支付包裹住的人,蘇楊非常明白,錢這種東西如果不是從自己手一分一分花出去的,那就完全感受不到花錢的肉疼感。
電子支付的便捷,讓錢成為了數字,很多人在花錢的時候,對錢的多少根本沒有任何概念!
一萬塊現金拿在自己手,人們就會發現,這是很厚的一疊錢。
而當一萬變成幾個零的時候,彷彿根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朱元璋作為皇帝,花錢的路數其實跟電子支付很像!
他是帝國的皇帝,需要把控大的方向。
財政的支出,細枝末節的地方不是他該操心的。
否則,遲早會像諸葛亮一樣被累死。
這也就導致朱元璋作為皇帝,其實也不是很清楚,兩千萬兩白銀的稅收,真要一分分算起來,實在不經花!
朱標攏著自己桌剩下的銅錢,有些肉疼道:“蘇老闆,這就去了四百萬?”
蘇楊看了他一眼,心道這不廢話嗎?
光讓馬兒跑,不給馬吃草,資本家都沒這麼狠心吧!
“這四百萬我給算的還算保守,畢竟官員根據級別不同,俸祿也是不相同的,這只不過是拉通的平均數。”
“而且,這裡面實際官員的俸祿大約只有七十萬,另外的三百多萬,是理藩院朝貢還禮,太常光祿寺各種大典祭祀等。”
還有一句話,蘇楊沒說,那就是大明官員的俸祿,是真低啊!
低的可怕那種!
一個一品官,俸祿折算成錢銀,只有十兩,也就是二百石糧食。
一品官只能保證全家老小吃飽,至於其他的,想都不要想了。
朱標聞言,也不再多言,俸祿已經付了。
接下來是什麼?
此時又聽蘇楊道:“你作為皇帝,付了小弟的俸祿,接下來就該是軍費了。”
聽到這話,朱標立刻反駁道:“蘇老闆這話不對,我大明實行軍屯制,將士們閒時要屯田,大明一年的軍屯合計都有兩千萬石糧食,完全能夠自給自足!”
朱標這話倒是沒錯,軍屯制在大明前期的確起到了很大作用。
軍屯制就是將土地分配給士兵,士兵在訓練之餘進行耕種,按照土地數量交稅糧,剩餘的糧食便用作日常所需。
這樣一來,僅憑軍隊內部自給自足便能滿足基本的需求,不耗費朝廷的一分一毫。
朱元璋的想法是美好的,也是非常天才的,希望用軍屯制,解決軍事支出靠稅收供養的難題。
但他卻忽視了非常重要的一點,人性!
蘇楊說了半天已經口渴了,估摸著時間,也快中午了,估計小媳婦已經在收拾等他吃飯了。
回去晚了,可不太好!
是以他長話短說道:“黃老闆說的沒錯,軍屯解決了軍費,所以今年就不讓你付錢了。”
聽到這話,朱標鬆了一口氣,隨後又覺得荒謬!
自己堂堂一個儲君,居然會因為保住了幾枚銅錢感到慶幸,讓別人知道了,那可太丟人了!
而且朱標也聽出了蘇楊的話外之音。
今年不付錢……
難不成以後要付錢?
這話的潛臺詞豈不是在說,軍屯制日後有變?
這個問題懸在朱標心裡,久久無法放下。
蘇楊卻加快了速度,繼續道:“如今百廢待興,\b大明多的是需要建設修葺的地方。”
“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