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生活散記·種菜 (第1/1頁)
yhmyz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宜春生活散記·種菜
易中生
出小區後門,有一片較為寬緩的空地,市政部門將它開闢成花圃,今年儘管沒有看到有人打理,但這花像是打不死的小強,只是雜草多一些,長勢還是不錯。就在這花圃的上面和側面,看到有人開墾了荒地,正種上各種蔬菜,本來到了這春夏之交,是蔬菜開始長得有水色的時候,但多看幾個地方,就會發現,要達到超市貨架上的蔬菜的水準幾乎不可能。深究一下可以得知。
一是這都是新開墾的,本來有頭年荒土,第二年番薯的說法。就是第一年把荒地開出來,將草皮埋在裡面漚,再在栽種前鬆土種上番薯,因這地多年沒有種過農作物,養分豐富,加上適當鋤草等,收穫一般要高於熟土。而在這裡,因在半山腰,這地面根本就談不上肥力,再又多是碎石,如果沒有農家肥支撐,根本就長不出東西。
二是水土不能保持,大多是掛壁土,一下雨,水都跑了,一停雨,土就幹了。而很多蔬菜幾乎可以說要水當家,於是有人就在這地塊旁邊挖一個水窖,把天雨積聚起來,但畢竟有限,土不能保持長期溼潤,像辣椒空心菜茄子之類根本就不能長得有水色。就是水窖能保持始終有水,也不能滿足蔬菜的需要,特別是豔陽高照的時候。
三是投入少,現在在種菜的多半是上了年紀的人,或者是城裡有種菜情結的人,並沒有把種菜看作是一種收入來源,所以種子很難說是精心挑選的良種,肥料也就是自家的一點廚衛垃圾,像大糞之類在現在這住宿條件下根本不可能有,有人會去買點商品肥,但幾乎把它當藥品使用,所以這蔬菜能長時間長勢良好幾乎不可能。
前面多次到農貿市場去買菜,看到那鄉下個人來賣的蔬菜,與超市賣的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我一直認為是人為原因,也就是不肯採用良種和施用肥料,從這實地看,情況不完全是這樣。
在宜陽森林公園旁邊的蜂窩農場,開闢了十多畝蔬菜用地,出租給閒來無事的人們,70平米的面積,農場提供種子肥料工具,每年租金3000元。當然我測算了一下,就是當心去種,能有300元收入就不錯了。真的就有人租種,有的還種得不錯。
城市的擴大,農民洗腳上樓,原來的蔬菜園地都成了生活小區,這些適合蔬菜生長的園地不見了,只好到偏遠的貧瘠的地方種植,這本地蔬菜怎麼能有長勢呢?所以現在只能到遠離城市的地方成片開發菜地,集約化生產,水土肥種能夠得到保障,再加上科學種植,原來的城邊上傳統的分散種植只能望塵莫及了。
20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