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頁 (第1/3頁)
水墨清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院門開啟,李府的管家鬆了口氣,見是王家的大公子忙行禮,道了過來的目的。兩家是被先皇指了婚的親家,逢年過節的自當要拜訪。王修柏聽著李府管家來的理由後,本就僵硬的表情更難看了。
村裡好事的人跟過來聽後,倒吸了口氣,真真是不得了,老六和李將軍是親家,忙回憶自家有沒有得罪過老六家。隨後不出半個時辰,村裡所有人都知道老六雖是不做官了,可有個將軍的親家。村長得了信之後,更覺得自己把重孫子送到王修晉身邊是正確的。
此時,王修柏恨不得將李府管家的嘴fèng上,怕是村裡人都會知道親事。面帶不善的掃了一眼對方,到底還是將人讓進了院。李府管家見門開啟,心算是徹底放了下。讓人將馬車裡裝的東西卸下,自己則跟著王修柏往裡走,他知王家如今不比在京城時,自然也不會讓下人跟著一同進屋,讓這些卸下東西之後,給他留下一匹馬,然後去城中等他。
李府管家隨王修柏進了屋之後,先向王老爺行禮,王老爺只會了個冷哼,再向王夫人行禮,李府管家見王夫人坐在一個奇怪的椅子上,氣色卻相當不錯,便猜測王夫人身子應是比之前探子過來時好上幾分。見到王修晉時,李府管家面上多了幾分親近。
王修晉對李府管家突然生出的親近之色略有些不解,剛剛門外的話,聽得清楚,兩家日後會是親家,母親說長兄並未訂親,那麼便應是長姐。王修晉之所以沒把自己算在可能訂親的人選中,完全是用上輩子的慣性思考,忘記了古代除去皇帝賜婚、媒妁之言外,還有指腹為婚。皇帝賜婚,王修晉覺得不太可能,主要是他太小,喜歡父親的先皇死得太早 ,而新皇又對父親沒啥好感,剛上臺便把父親踢下崗,哪裡可能賜婚。
劉姐送上茶點後,便退出屋。王老六不願與李府的人多言語,可家裡就這麼大,躲是躲不開,便坐在主位上卻不開口。王夫人便開口問李府管家此行的目的,她是不信對方只是過來送年禮。
李府管家拿出兩封信,&ldo;除去年禮之外,老爺還小的帶了兩封信,一封是給王老爺,一封是給小少爺。&rdo;雖說之前派來探子,卻是不知王家如今誰當家,李府管家以為是王老爺說得算,便要將信遞至王老爺那,哪想王修柏在一旁先接了去。李府管家雖有些奇怪,卻見王老爺並沒有異樣,便沒多想。
王修晉更奇怪了,怎的給他信?難道說是李將軍想從他這兒得什麼好處?如今他也就有家糧鋪略值些錢,並無其他讓人惦記的東西。王修柏開啟信之後,快速看了一遍,隨後便將信遞給弟弟。王修晉接過信未多想,翻看的認真。李府管家卻是驚訝,他雖不知信中內容,卻知信是給王家當家做主之人,難道說如今王家是小少爺管家?
信是誰寫的,王修晉猜測不出,可裡面的內容卻讓王修晉不由得皺起眉。信中先是言明兩家如今交好,實因先皇指婚,既然綁在了一起,當以放下之前的敵意,之後又提起宮裡偶然得了一種新米,名為蟹田米,皇上甚是喜歡,眾皇子中又有一位皇子如今深受皇上喜愛,此子純孝,想在皇莊內種植蟹田米。長孫便在此皇子身邊做事,知此事後,便查證米的來源,得知是王家所出,便想請王家指點一二。當然信中所言不是如此簡單,又是引經據典,又是拐個彎說事,總之給人的感覺不像是武將所寫,更像是文人之作。
指點什麼?他們家的地也是隨隨便便種的,種地之初還想著可以積累經驗,甚至是做了顆粒無收的準備,卻不想得了個大豐收。王修晉將信重新放回信封之中,不管幫與不幫,此信不能讓父親看到。王修柏見弟弟將信重新裝好,便接了過去,他與弟弟想的一樣,信斷不能讓父親見到。
王修晉又拆開另外一封言明給他的信,快速掃了一遍,王修晉面色古怪,心中囧囧,若不是名頭冠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