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了&ldo;死狗&rdo;胡適陰魂不散,且還到處找人附身,索人性命,這就使整日沉淪於政治醬缸中打滾兒的大小知識分子與芸芸眾生,開始談&ldo;胡&rdo;色變,見&ldo;狗&rdo;就躲,這種風氣漸漸發展演變成對整個胡姓人物產生了極度的惡感與恐懼。隨著時間的推移,厭惡與恐懼又深入世人的血液和骨髓中,與胡適的幽靈相伴相生。
就在北京大學召開&ldo;批胡適,打死狗&rdo;批判會之時,遠在大洋彼岸的胡適似乎內心真的有一個神出鬼沒的幽靈與之相通,1955年1月3日,他在寫給好友沈怡的信中說道:&ldo;俞平伯之被清算,誠如尊函所論,&l;實際物件&r;是我,‐‐所謂&l;胡適的幽靈&r;!此間有一家報紙說,中共已組織了一個清除胡適思想委員會,有郭沫若等人主持,但未見詳情。倘蒙吾兄繼續剪寄十一月中旬以後的此案資料,不勝感禱!此事確使我為許多朋友、學生擔憂,因為&l;胡適的幽靈&r;確不止附在俞平伯一個人身上,也不單留在《紅樓夢》研究或&l;古典文學&r;研究的範圍裡。&rdo;又說:&ldo;這&l;幽靈&r;是掃不清的,除不淨的。所苦的是一些活著的人們要因我受罪!&rdo;[4]
胡適的預感確是不錯,他的&ldo;幽靈&rdo;不但附在了親友、學生身上,已深入社會各界的方方面面,且走進了舞臺與銀屏,並波及整個胡姓宗族。在當時和之後出現的一些小說、革命樣板戲或革命題材的影片中,反面人物大面積地以胡姓出現,如《沙家浜》中的雜牌軍閥胡司令傳魁,《閃閃的紅星》中光頭惡霸胡漢三、《林海雪原》中的東北土匪頭子胡彪等,這些富有特色、刻畫得惟妙惟肖的胡姓反面人物,給世人留下了難以忘懷的印象。在階級成分、家庭出身與社會關係極度政治化的時代背景下,對於胡適、胡風以及電影戲劇中胡姓反面人物的恐懼,像傳染病一樣四處漫延,最後演化成一些極左地區的胡姓青年失去了當兵入伍和進工廠做工的資格,而正處於找物件年齡的胡姓青年,許多因自己姓胡而遭到對方譏諷並最終告吹。對飄蕩於社會各階層,看不見卻能清晰感受到的恐怖氣氛,有的胡姓人家在大罵胡適、胡風與胡漢三等胡氏宗族不肖子孫的同時,一併發出了&ldo;但願來生不姓胡&rdo;的激憤之語。
南渡北歸:離別(第四章勝利的犧牲品)萬葉千聲皆是恨(1)
為總結和展示1949年以後多階段、多波次、多形式、多階層&ldo;批胡運動&rdo;的成果,北京三聯書店奉命調集多名編輯,對已發表的各種批胡文章收集彙編,陸續出版了八大本,洋洋300多萬言的《胡適思想批判》論文彙編。批胡人物以文化教育科學界人士為多,其名流大腕有郭沫若、胡繩、艾思奇、金嶽霖、孫定國、楊鍾健、王若水、範文瀾、嵇文甫、侯外廬、陳玉森、馮友蘭、沈尹默、蔡尚思、唐蘭、顧頡剛、羅爾綱、任繼愈、何其芳、餘冠英、潘懋元、黎澍、李達、汪子嵩、曾文經、陳元暉、週一良、楊正典、陸侃如、榮孟源、遊國恩、羅根澤、李長之、蔡儀、吳景超、王元化、、周谷城、賀麟、白壽彝、王瑤、黃藥眠、趙儷生、夏鼐等,可謂陣容齊整,成就斐然,蔚為大觀。[5]
此舉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為批判一人發表文章字數最多的紀錄,而這些僅僅是散佈於大報大刊、眾人皆知並在社會產生一定影響的&ldo;雄文巨章&rdo;,尚有相當一部分以大小字報和內部談話記錄等形式,在小範圍和小圈子裡出現的文章尚未計算在內。據初步估計,若把後一類文字收集加入,字數將達到3000萬甚至5000萬之多,需要幾十大本才能裝下。儘管這些小字報或談話記錄僅侷限於小範圍與小圈子